logo

高级搜索

简介

邓姓人口全国约有702万邓姓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4%,排名第29位。在福建排名第41位。

渊源

1、出自姒姓。相传夏朝时帝仲康有子孙封在邓国(今河南邓州一带),邓君的后世子孙就以国为氏,称邓姓。据《姓氏急救篇注》载:邓,古国名,本曼姓,其后称邓氏。以国为姓,是为得姓受姓之始。传说炎黄二帝时,一个以邓(登)命名的远古部落就已出现在今邓州一带。这一部落的首领邓伯温曾在黄帝时加入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并跟随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到夏朝初年,夏王仲康把其儿子分封到了邓地(今河南邓县)。周王胡齐四年(前678),邓国为楚国所灭,其后裔以国为姓,称邓姓。

也有一种说法,说邓姓源于邓林。夏禹的曾孙仲康,封自己的一个儿子在邓林,建立邓国。后来,商朝的时候邓国被灭,邓国的遗民就用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邓。《路史•国名纪四》载:“邓,仲康子国,楚之北境。史云阻之以邓林者,今之南阳。”古代的邓林即今的林扒镇,距邓州市西南30公里。邓林是中国古代的树林,《山海经•海外北经》说:“夸父与日逐走,人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列子•汤问》中也有类似的传说。

2、出自子姓,殷武丁封叔父季曼为邓侯,为邓姓。据《元和姓纂》及《广韵》所载,商王武丁分封其叔父曼季于邓国(今河南省邓州),称邓侯。春秋时有邓侯吾离期,朝鲁国。后邓国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商王武丁封他的叔父(曼季)于邓国曼城,是为曼侯,称曼氏,曼氏后来又改封邓国(此邓国在今河南省孟县的西南)。西周时,邓国是周朝南方较为重要的一个异姓侯国,但因与楚为敌,于前678年被楚国灭掉。邓侯子孙为纪念故国,便纷纷改姓邓,史称邓姓正宗。许慎著《说文解字》载:“邓,曼姓之国,今属南阳。”

3、出自嬴姓,出自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第八子李从镒的封号,属于避难以先祖爵号改姓为氏。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第8子李从镒,受封为邓王。975年南唐为北宋所灭后,宋太宗下令缉拿南唐宗室,李从镒之子天和出逃,以父亲封地为氏,其后世子孙遂称邓姓,世称“新邓”。在李天和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封号为姓氏,称邓氏,世代相传至今。

4、他姓及少数民族改姓:李姓改为邓姓,据《安化邓氏谱序》载,南唐后主李煜,曾封其第八子李从镒为邓王。南唐亡国后,为躲避宋太祖的斩杀,而以其父封号为姓氏,改为邓姓保住了性命。此外还有熊姓改邓姓。满族、瑶族、水族、土家族、京族、蒙古族、彝族邓姓。

得姓始祖

曼季,是商王武丁的的叔父。商朝时,武丁封曼季于邓国曼城,同时封为侯爵,后来曼季建立了邓国,人们称他为邓侯。《邓氏族谱》记载:商武封叔曼季于邓国,后以国为氏,妣吴氏,生二子:邓启,邓敬。邓国经西周、春秋,一直延续了六百多年。西周时周朝重要的诸侯国之一,至鲁庄公十六年(前678年),一说为鲁桓公七年(前705),为楚国所灭,邓侯子孙便以国名为姓,尊曼季为邓姓得姓始祖。

入闽迁徙

邓姓发源于今河南省境,大举南迁于东晋之时,而播迁入闽、粤则早于汉代。邓姓移居福建最早是在西晋末年,始祖乃邓攸。《邓氏族谱•东汉源流序》说:“永嘉末年,后赵石勒作乱,伊时有号伯通,叔攸公,友爱感天,舍一家命脉,救一方生命,即宁化石壁乡是矣。至绾,登进士第,相朝纲。后被谤窜黜,寄迹泉州仁铺试剑乡。递后大猷公乃立勋树续为将军,今泉郡有邓将军墓,至元祜践位年间,后回石壁都禾口村居。”永嘉之乱中,邓攸避居福建的石壁都。邓攸是邓氏最早入闽者。邓攸(?~326),字伯道,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东南)人。他小时以孝著称,被中正品评为灼然二品,出任吴王文学,后历任太子洗马、东海王可马越参军、吏部郎、河东(治今山西夏县西北)太守。由于把自己的亲子丢弃,邓攸自己便没有了后代,现在南方各地的邓姓,是传自其侄邓绥。此后,有第五十九世邓且,六十世邓继隆,六十一世晋哀帝时的竟陵太守邓锦常,六十二世镇国大将军邓姜,六十三世邓渊,六十四世宋顺帝时的中丞邓东,六十五世邓程汉,六十六世梁朝的豫州牧邓士奇,六十七世邓文含,六十八世邓禹元,六十九世邓振松,七十世邓宗亮,七十一世邓宏纶,七十二世邓清,七十三世唐朝官邦勤侯的邓煌(字开权)。邓煌有4个儿子,即邓景山、仁山、玉山、昆山。邓景山是唐肃宗的节度使,自他以下,有七十五世邓扬,七十六世邓城,七十七世邓降,七十八世为唐懿宗时殿平县令邓瑞廷,七十九世邓云彪,八十世邓镇玉,八十一世的邓斯礼于五代初期避朱温之乱,走避溶州,八十二世邓世祥,八十三世的邓高,是宋朝的镇南节度使,八十四世邓起补,八十五世邓绍,是宋神奈的御史中丞,八十六世邓调元,八十七世邓洵武,八十八世为宋徽宗时的国子祭酒邓肃,八十九世的邓大猷。邓大猷有3个儿子,其中老大邓简,便就此在福建定居落籍,他也跟其父一样,文武双全,人才出众,当时的赵家皇帝,招他为驸马。

邓简也有3个儿子,即邓俊、邓佐和邓俦。这3个人,便是此后闽、粤及台湾等地邓姓的主要传世之祖,他们后裔的分衍情形,如下:长房的邓俊次子移居汀州上杭。次房的邓佐,仍居石壁都禾口村后,传子邓午。三房的邓俦,传子邓相,邓相再传邓显。邓显三子中老大邓志坚移居福建汀州上杭漳坑,老二邓志贤移居云南省,老三邓志斋,移居广东省嘉应州梅县松口乡,是“高密”邓姓的广东开基之祖。

唐光启元年(885),邓氏第七十二世祖邓静(字超群,邓禹后裔)从河南省光州固始县率四子:光布、光天、光化、光日渡江南下。邓光布,字明远,随王审知入闽。其孙邓克谐,字仲孝,被宋仁宗封为银青大夫。宁化治平《邓氏族谱》:邓光布,字明远,唐乾符初同威武节度使王审知出仕入闽……子孙籍居于沙之兴义坊,是为闽中鼻祖,其子颛,迁于沙邑之南荆山卜居,乃称荆山邓氏。光布生颛舜、舜生威、威生庆、庆生秩、秩生知录七郎、知录七郎生佾、佾生克谐、克谐生八子为八房、列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字号。革字二十一郎讳有仪公,生二子。长五二郎,生二子。长如輊,一子奎,讳朝奉世居金陵竹子霸,传以恭人。子和谦,谦生衷懿,懿生八子,各居一地。长大七郎居龙岗,两支分衍。长九郎(一作十郎)传以克仁公,徙宁化会同里为始祖。宋恭宗时,丞相文公讳天祥,由赣起兵,谕召仁公(字有赞)督带二十六旗(骑)豪杰,劳于王事,职授督粮奉政大夫。景炎二年偕丞相文公奔漳州,敇授知府,其势不复兴,告职解组率家人父子旋归梓里,至止箬里迳之上旱田坳寄居,复卜南山下,开基启宇,存姓易名为二十六郎,成余乡之始祖焉。据《剑沙三元邓氏(革房)家谱》载:其第八房第十二代孙邓泰七(讳康进)。撰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荆山重裕堂序记》叙述:“正祖,系光州固始县人。一子分过南红州;一子分过抚州;一子分过留州赤水县;一子分过南剑州沙县马坑荆山。”邓氏四兄弟中,长子邓光布于唐乾符初年(874)入闽镇守沙县,为崇安镇将(注:《三元邓氏家谱》载为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入闽。此处按新编《沙县县志》的说法)。邓光布有2子:长子邓顼以舅氏剑州路旧将罗石卒袭职,改封建州路将军(注:元代始设“路”的建制,旧谱有误),迁居建州。次子邓舜率部属于荆东(古名归仁里)田猎,始治宅屋。据《邓氏族谱•地宅志》载:“荆村自(县)治而西百里,水可舟至,陆可步通……,舜臣公田猎至宿,治屋而居。”

唐乾符五年(878)三明城关一带。因此,建欧、建阳、建宁、泰宁一带邓姓多为邓顼后裔,沙县、三明、永安一带邓姓多为邓舜后裔。福建邓姓多为邓光布的后裔,他们尊邓光布为邓姓入闽始祖。

唐末,邓绥辗转入闽,在汀州宁化石壁开基。

北宋乾德元年(963),邓肆与从江西乐安招携迁居虔化(今江西宁都)毕家塘迁居宁化、清流等地。宋哲宗天佑元年(1086),曾任御史中丞的邓绾弃官取道浙江直下福建,寄迹于泉州仁辅试剑乡,传4代孙大猷居汀州府宁化县禾口村。其长子邓简,俗称小二郎,生子三:俊、佐、俦。邓俊迁上杭县来苏里仙村(今中都镇仙村),次子邓佐迁广东嘉应(今梅县),为入粤始祖,裔孙由粤东迁台湾者甚众。据龙岩武平县邓坑《邓氏族谱闽汀世系图》载:他中进士后,被钦点为翰林侍卫,出征广西战亡;其长子邓简,配皇女赵公主为驸马,仍居宁化禾口村。”邓植的后裔邓万义迁宁化县泉上镇邓坊,播迁到清流玉华里嵩溪。

宁化安远肖坊《邓氏族谱》:宋代,忠郎公,自河南涂水县迁入邓家塘,为当地一世祖。生子田郎。传一世,钺公,举进士,官至殿中丞。因世变,迁居肖坊。后裔志信迁居江西宁都,志陆徙居瑞金。

宋代,邓忠郎自河南涂水迁入宁化邓家塘;其裔孙邓钺中进士,官至殿中丞,因世变,迁居宁化肖坊。其后裔志信迁徙江西宁都、志陆迁徙江西瑞金。(宁化安远(肖坊)《邓氏族谱》)南宋时,邓德郎从沙县迁居宁化湖村。

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邓明郎因得罪奸人,弃官自颖川(今河南禹县)迁隐福建邵武禾坪,再迁居建宁。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邓志斋从宁化石壁经长汀、上杭而入广东松口,为入粤之始祖。元代,宁化石壁邓志斋的第六世孙邓均迁居广东兴宁开基;其后裔分迁梅州等地。元末,邓琯的第七世孙邓志斋(号太乙)中进士后在广东任职,为避战乱,隐居于广东梅县松口镇;他的9个儿子分赴外地择居。邓志斋的长子邓文约在元末明初辗转迁徙至闽西武平县坑头村(现邓坑村)定居;其后裔分布于武平邓坑、湍下峰村、小坪坑村、贤溪村及江西会昌县、瑞金和四川等地。元末至明初,邓君瑞自江西省鄱阳县瓦屑(土付)避地入皖,迁居于安徽安庆府怀宁县的白鳞坂。(见安徽怀宁《邓氏宗谱》)明代,陆续有江西石城、瑞金、宁化等县邓氏徙居江西宁都(习惯上称之为老邓)。成化年间(1465-1487),邓思明自江西吉水迁居湖南常德府龙阳县大围堤,为六甲派始祖。(湖南龙阳《六甲邓氏族谱》)邓姓迁徙台湾最早的历史在明末。

入垦台湾

据台湾现存《邓氏族谱》记载,早在明朝末年,曾有郑成功部属江西宜黄县人邓显祖随郑入台,入垦于台湾筚路蓝褛地,过世后葬于现台湾彰化县的八卦山,这是邓姓入台的较早记载。台湾《邓氏族谱》称:“台湾邓氏始祖邓显祖,明代末年,由江西宜黄县经福建移居台湾。邓显祖的先祖由邓州迁徙新野,后由新野经江西、福建而迁入广东、香港。再由福建、广东等迁入台湾繁衍发展。”其后,不断有邓姓族人从大陆迁徙到台湾岛上,许多文献都记载邓姓到台湾地区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至清代,入台的邓姓同胞来自广东和福建更多一些:如清康熙末年移入台湾的福建泉州人邓旋其及粤籍义民邓彦友,居淡水(今台湾屏东)等等。此后,闽粤邓姓又有一些人向台湾迁徙,进而又有徙居海外者。有雍正年间的邓吸邓禹善(台北邓姓始祖,广东饶平人);乾隆年间的邓永仓、邓德友、邓承山等;嘉庆年间的邓添芳、邓芳瑞、邓彦拔;道光年间的邓忠贞等。1946年台湾光复后,更有不少邓姓同胞入台。据台湾文献委员会的调查统计,台湾人中有近6万人姓邓。1953-1954年间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对台北、基隆、台中、台南、高雄5市,阳明山特别区,以及台北、宜兰、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彰化、台南、屏东、花莲、澎湖11县所作的调查表明,除桃园、云林、台东、高雄4县外,全省居民828804户中,有邓姓2233户,占全部户数的0.27%,其中以苗栗、新竹、嘉义、台北4县邓姓人口为最多,分别有370户、357户、290户、261户,4县邓姓占全台湾邓姓的近60%。

郡望堂号

南阳郡:战国秦时置郡,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此支邓姓以居新野而著称,其开基始祖为邓况。

安定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今高平(今宁夏固原)。此支邓姓,其开基始祖为汉末武威太守邓晋生。

高密国:西汉置郡,治所在高密(今山东高密南)。此支邓姓,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太傅、高密侯邓禹。

平阳郡:三国魏置郡,治所在平阳(今临汾西南)。此支邓姓,其开基始祖为西晋邓攸。

此外,还有长沙郡、陈郡、洛阳郡等。

堂号 “平寿堂”或“谦恕堂”:后汉时邓训为郎中,谦(谦逊不骄傲)恕(对人宽恕)下士(以礼待下属),士大夫都归附他,所以叫谦恕堂。邓训用恩惠和信义对待羌胡,少数民族都感激他,喜欢他,都来通好。朝廷封他寿平侯。还有郡望命名的南阳堂、高密堂、安定堂、平阳堂、南雄堂、世第堂等。

祠堂古迹

三元垂裕祠,原名“奉先垂裕”祠,座落于三明三元区荆东村荆山麓。宋元丰年间(1078-1085)始建,明洪武间重建。江南西路按抚使邓柞,蒙敕于宋隆兴年间在旧址重建。坐南朝北,占地面积900平方米

蒲坂邓氏家庙,座落于德化县浔中镇蒲坂(土坂)村。明万历(1573-1620)间邓钦修建。为清雍正五年(1727)丁未科榜眼邓启元故居。主屋和左侧书轩保存完好。庙前有池塘。家庙后左畔有1株植于明万历年间的古柏树。

长泰县正达邓姓祖祠,堂号“敦和堂”,位于坂里乡正达村的格内。始建于明末,后被毁,1983年重建。祠堂坐西向东,宽4.5米、深7.2米

邓拓纪念馆,邓拓故居位于福州乌山北麓天皇岭东北坡下第一山房七号,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重修后辟为邓拓纪念馆。故居占地面积1015平方米

沙县湖源邓氏祖祠,有名安怀堂,位于沙县湖源。该祠始建于元末明初,2000年,湖源邓氏子孙集资对该祠进行全面修缮。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

福州竹屿古木牌坊,在竹屿村村东路口,系木质结构,四柱三门,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清同治三年(1864年)、民国12年(1923年)重修。

楹联典故

平天下更云台首列,小寰球曾谏院广闻;祖德高如山并耸;宗功深似水同流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

鞠躬恍觉祠门隘;诚益顿忘市井喧

——此联为邓氏宗祠南阳堂通用联。

文武两魁元,竹里承芬垂祖泽;弟兄双院士,闽州毓秀蔚宗风。

——福州竹屿宗祠内的三组楹联。文魁元是指邓介以书经登南宋淳佑丙午科(1246年)进士;武魁元则指清•邓士显(字鸿通)、邓士发(字鸿达,号谓和)两兄弟分别荣中“武解元”和获赠“武魁”牌匾。“弟兄双院士”是指近代著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叔群、邓拓两兄弟。

邓伯堂风光北国,三登世第家声振;吾离族誉壮南阳,两秀名卿礼望兴。

——福州竹屿宗祠内的三组楹联。邓伯堂风光北国”中的邓伯,是指曼系第58世祖邓逊,被东晋当朝皇帝授封为伯公爵位。

书香传竹里,金榜连镳三唱;鼎族甲榕城,箐箱式榖始名。

——“金榜连镳三唱”,是指明成化二年(1466)进士邓琪、明成化八年(1472年)进士邓焯及明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邓液,三位同宗同代同朝进士均系福建福州闽县人。“箐箱式榖始名”,据清江西瑞金县志记载:邓思启于明嘉靖年间,被朝廷敕赐“箐箱式榖•薇垣鼎藻”匾额。

族谱文献

闽台邓氏族谱中较有代表性的有《治谷邓氏10修族谱》,明嘉靖年间(1522-1566)由其八世孙邓麟作序创修;清康熙四十年(1701),由邓叔甫主稿、进士邓子恒作序进行2修;乾隆三十二年(1767),由邓思南主3修稿,邓澜作序;嘉庆十二年(1807),由邓必簪、邓羽化作序,鲁芹主4修稿;咸丰元年(1851),由邓炳南主5修稿、邓元英作序;光绪十三年(1887),由邓元贞主稿并序6修;民国元年(1912),由邓拔元、邓体安主7修稿,俞微瀚作序;民国二十年,邓彦臣作序8修;民国三十一年由邓壬荣作序9修。1995年,在江西石城木兰乡,由邓捷登、邓源清作序,邓扬柱、邓宏志主持10修,共19册约30万字。内容有旧序、源流考、列祖赞、墓志、祖产、各房世系图及各房子孙名录。谱载唐末邓禹后裔,第七十二世祖邓静,字超群,从光州固始率光布、光天、光化、光日四子渡江南下;宋绍兴年间(1131-1162)邓明郎因得罪奸人,弃官自颖川(今河南禹县)入闽邵武禾坪,再迁建宁。还有台湾《邓氏族谱》载明末,台湾邓氏始祖邓显祖由福建迁台。邓显祖的先祖由邓州迁徙新野,后经江西、福建迁入广东、香港;再由福建、广东迁台繁衍发展。还有《闽侯邓氏族谱》、《三元邓氏家谱》、《南阳郡邓氏家谱》、《上杭仙村邓氏族谱》、《中华邓氏史族•福建卷》等。福建闽侯邓氏族谱,(现代)闽侯邓氏族谱编委会联合增修,首修于清乾隆丙午(1786),二修于清道光八年(1828),三修于清同治戊辰年(公元1868年),四修于民国三年(1914),邓维初作序,2003年计算机激光照排胶印本。

© 福建两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闽ICP备17021731号-7
推荐浏览器:IE9以上、谷歌浏览器、360极速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