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
赖姓人口当今排在第98位,约占全国总人口0.18%,约250万人。在福建排名22位。台湾排名第19位。
渊源
1、出自姬姓,皇帝后裔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及《文献通考》等资料所载,建于武王十三年(前1122)。商末,纣王昏庸无道,民不聊生,武王命弟叔颖率众诸侯起兵伐纣,功成后退居河南省赖地。武王念其功勋,赐为子爵,并封叔颖所居地为赖国。史称赖子国。后赖国被楚国所灭,迁于鄢陵,遂以国为姓,尊叔颖王为太始祖。史称赖姓正宗。
2、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以国名为氏。据《中国史稿》、《炎黄源流史》等资料所载,炎帝后裔有四支,属于古羌族的四个氏族部落,其中一支是烈山氏。古时烈与厉通,又音赖,故烈山氏、厉山氏、赖山氏皆同。古时的烈山氏居住在山西汾水流域,有一支东迁在河南厉乡县建赖国,依附于商朝。
3、源自少数民族有赖姓:如,阿昌族赖姓源于阿昌语“喇来”,因其尾音与汉语“赖”字谐音,故姓赖。另外台湾原住民、满、蒙古等少数民族均有赖姓。
得姓始祖
叔颖,是轩辕黄帝廿九世玄孙,文王之第十三子,周武王之弟。据史料所载,武王令叔颖率兵与诸侯讨伐无道之纣王,功成退居河南省赖地。周朝为黄帝姬姓后裔姬发所建,为加强其统治,武王大封同姓诸侯。前841年,武王封弟叔颖于赖国。鲁昭公四年(前538),赖被楚灵王所灭,其后子孙遂以国为氏,称为赖姓。故叔颖则被尊为赖姓始祖。
入闽迁徙
唐末,赖得由江西宁都沿石城入闽,定居于长汀。据《清流县姓氏资料》载:赖姓郡望颖川,世居河南省颖川。东晋太和元年(366),因兵乱赖氏后裔迁徙活州丰宁桴原;后定居安远松阳。唐乾符元年(874),赖氏后裔赖标徙居汀州古路上杭县古田;五代十国后梁乾化二年(912),赖标之孙始迁居清流县赖安、赖武等地。迁入清流县的赖姓主要定居清流县赖安、赖武,其后裔播迁县内各地。
宁化下曹《赖氏松阳谱》载:唐武德五年(622),赖德之子赖桂,自浙江松阳迁居宁化石牛村(今曹坊双石村)。另一谱载:龙泉,家居江西吉安,转徙宁都,后逃难外迁,兄弟三人同盟“逢石下居”:长居宁化城乌龟石前;次居宁化会同里石岭前(曹坊上赖);三居上杭赤面石。
据广东梅州《赖氏族谱》载:南北朝元嘉末年(453),这一支赖氏的第三十世祖赖硕迁徙至江西宁都,为闽、粤、赣赖姓奉为开开基始祖。赖硕的裔孙赖得(赖硕的第三子赖灿的次子)仕唐,官至太尉,由宁都迁居福建上杭古田。赖得有3个儿子:赖标、赖桂、赖枢;其中,长子赖标由古田迁居宁化石壁。南宋时,赖标的第十一世孙赖五为守殿将军。他有9个儿子,依次名六郎至十四郎。其中赖八郎后裔衍至清流、归化;赖九郎迁居上杭;赖十郎迁居大埔,后又转徙汀州赖坊;赖十三郎迁居兴宁、长乐。
宁化中沙练畲《松阳赖氏族谱》:晋永兴间(304-306),士瑞迁居松阳,其子名迂,字臣庆,任东江太守。又一传至相国茹公,食邑颍川,遂家于此,代代相传。至宋绍兴间,极(报)公,号素轩,自宁都迁居宁化登荣巷(赖家巷)。后裔衍中沙练畲。
平和、台湾《赖氏族谱》:五胡乱华时,八世评一郎与九世孙赖深,自河南迁江西南康。深子重郎,东晋真州知府,其子功行,卜居虔州,定居松阳,为松阳始祖。下传十八世硕,晋末居虔化。生三子:长、次留守;三迁长沙。至二十一世赖标,唐末,征西番将军。后定居宁化石壁。赖标入闽不久,其二弟赖极(?)、三弟赖枢,亦先后迁闽。
台湾台中《赖氏大族谱》:三十三世朝英于宋英宗时(1064-1067)迁居宁化石壁。其子二六公(亦名宁化公、万芳公),生九子分衍各地:荆,为大溪庵后祖;梁,为芦溪葛竹始祖;雍,为田心房始祖;豫、徐、杨三子隨母许氏衍往惠潮开基;青、衮、冀三子隨母黄氏留居宁化石壁守祖祠。
诏安《赖氏族谱》开基祖赖雍,原藉闽西宁化县,明洪武初年,迁至诏安田心。生五子:长卜隆,衍平和县双溪心田;次卜英,留居诏安;三卜芳,迁平和芦溪案头开基;四卜茂,住诏安都下葛。在田心建有祖祠名“颍州公祠”。由于重视子孙的文化教育,从明代中期至清光绪间,该家族共有文武功名者332人,其中进士一名,举人14名。
据湖南的一些《赖氏族谱》载,湖南最早的赖姓来之福建汀州上杭县古田,为赖标的后裔,居于三湘、益阳一带。
隆安二年(398),赖光的裔孙赖遇任江东太守,他奏请朝廷准许他以松阳为府第。晋安帝司马德宗恩准并御笔题写“松阳世家”匾赐予赖遇。松阳赖姓以“松阳”为郡望,成为当地望族。据台中赖罗傅宗亲会的资料载:南北朝后期,松阳赖姓的赖灿有7个儿子,其中2个儿子留居松阳,其余5个儿子全部迁往江西。后来,留居松阳的赖姓后裔又有一些人迁居福建,先后定居在汀州、宁化、上杭、永定、古田、延平、永安、南靖、诏安、平和,以及广东程乡、大埔、饶平、揭阳等地。其中,居于诏安的赖显生有5个儿子,分别迁居平和心田、葛竹、安厚等地。
据台湾《西盛赖氏族谱•松阳七十二房考略》载:东晋安帝四年(400),颍川赖姓有一支迁居潭州丰陆桴源(今湖南长沙一带),不久又迁到虔州石城礼上里秋溪,至宋代又迁居汀州府宁化县田心里石壁城,明洪武二年(1369)又迁漳州府平和县葛竹社。
武德五年(622),赖得的次子赖桂自浙江松阳迁居宁化石牛村(今曹坊双石)。(见宁化下曹《松阳赖氏族谱》)
硕公的第三子灿公生七子:昭、得、度、明、思、求、彦。昭公留居祖地赤竹坪(虔化即今宁都);度公返迁桴源(后裔又迁广东);明公之子由虔化迁水西(江西抚州);思公迁江西石城;求公迁江西会昌。得公原居虔化,而长子标公锦衣卫仕唐,升直殿大将军。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因闽省寇乱,统兵剿寇平乱。奉旨西征,功勋卓著,升直殿大将军,奉谕敕守镇闽汀,其极、枢二弟也随迁入闽。高宗甲戍年(674)闽省寇乱,加封威武都将军,统兵五路,由松阳出发,至建宁之疆,乱寇闻而丧胆,追至上杭地界,一鼓而定,蒙圣恩谕敕,镇守闽汀上杭古田坪埔,遂率眷属而家。公奉旨莅任,仁政于民,垦荒造田,号称“周公复生”。盖因扶佐皇朝,功劳盖世,传十一世子孙,皆世袭将军。
唐代,叔颖的第三十三世孙赖标奉旨率兵入闽剿寇平乱,由松阳入闽,镇守汀州上杭古田。其弟赖极,唐举孝廉,官任益州(今四川成都)太守,仁政爱民,也由松阳迁上杭古田,后又继迁宁化石壁村开基,曾改郡名为石源郡;三弟赖枢由松阳迁汀州清流县。赖标、赖极、赖枢兄弟三人为赖氏入闽姓祖。赖标的第三世孙六郎公有四子。到元代,元太祖即位时,六郎的儿子很有出息,赖虞观、赖朝美有天恩户、天明户之称谓,虞观的开天恩户在西川郡,西川郡是赖氏自松阳郡之后的一个郡望。其义取叔颖公为文王之子,远祖文王迁于岐山,出自西岐,如川之流,溯厥本源,所以称“西川郡”。子孙后代繁衍闽、粤、台各地,播迁海内外。
唐大历初(约766),于都县令李景肠说:“三国时隐士庞统名其家乡曰冠盖,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称其家乡为通德,赖棐与他们比并不逊色”。于是,人们把赖棐的住宅称为“秘书坊”。赖姓后裔以“秘书堂”为堂号,祀祠先祖。唐末时,赖硕的后裔赖由率领族下从宁都沿石城进入福建,定居于长汀,后又迁居上杭古田、清流、宁化、永定、连城等地,明清间又进一步迁到广东大埔、梅州、兴宁等地,也是赖姓在南方影响较大的一个支派。唐乾符年间(874-879),赖朝英出任汀州府宁化知县,举家定居于宁化石壁田心。福建、广东许多赖姓族人都是赖朝英一支的后裔。
北宋末年,金、元相继入侵,宋高宗南渡,更多的赖姓裔孙向福建西部、南部,广东东部、北部迁徙。进入闽省的赖姓裔孙其上祖也许就不单是一个标公及其兄弟一脉派系的了。明代,赖姓后裔又继续不断的向南迁徙,进入广东、广西及沿海一带。宋末元初,赖廷贵的裔孙赖泽翁由泉州择居晋江八仙山凤山里。晋江赖厝赖姓为当地名门望族赖忠郎为明翰林侍讲、江东太守中宪大夫。
入垦台湾
福建赖氏不断迁徙广东、广西、江西和台湾等省市。明末清初,赖姓族人开始迁徙至台湾。据《台湾文化志》、《云林沿革志》等书载:南明永历三十一年(1677),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原郑成功部将赖某与杜某合垦沙连堡社寮庄及山脚庄;另还有一位赖姓人与林杞一起入垦台湾竹山镇后埔社寮东埔蚋,成为第一批进入台湾岛的赖姓人。据《新埔赖氏族谱》记载:在康熙六十年(1721)时,宁化公后裔天经公由漳州平和县葛竹乡迁入台湾北板桥镇,成为新埔赖姓开基祖。由大陆迁往台湾省的赖姓,以原居福建龙岩、漳州、泉州各县者为最多,赖姓,是台湾第十五大姓,其中有不少是宁化客家赖氏裔孙,台北《赖氏族谱》(颍川赖氏)载:宋时,先祖自虔州石城里之秋溪迁居闽汀州宁化石壁。明洪武二年(1369),再迁漳州府平和县葛竹社。于清康熙间,裔孙东渡台湾。台湾赖氏大都居在台湾的台中、台北、彰化、嘉义,尤其是沙鹿、鹿港、清水、台南、高雄等地为众。
郡望堂号
郡望有颍川郡、南康郡、河南郡、河内郡、松阳郡。
颍川郡:秦王政17年置郡。治阳翟(今河南禹州)。此支赖姓,其开基始祖为叔颖。
南康郡:晋太康三年置郡。东晋移至赣县,相当今江西省南康、赣县、兴国、宁都以南地。此支赖姓,为赖光之后。
颍川堂:赖氏族谱载:“赖氏之先本姬姓,为周文王第十三子仲叔九代之孙颖公。宣王时赐封颍川,是为赖国。颍公之后,计十四世而国并于楚,子孙遂隐居颍川,以赖为姓,以颍川为郡焉。”故颍川为赖姓发祥之地,堂号颍川源此。颍川,考其地在今河南省信阳市。
秘书堂:唐代赖棐,从小聪明,7岁会写文章。20岁通九经百家之言。乾元中,中了进士,拜崇文馆校书郎。他不愿干,退居乡里,人们把他的家叫做“秘书里”。
此外,赖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南康堂、河南堂、西川堂、松阳堂、五常堂、五美堂、锡美堂、怀德堂、积善堂、思敬堂、水声堂等。
祠堂古迹
赖厝赖氏家庙,晋江市的赖厝,包括了烧厝、后间、苏塘、吴厝在内五个自然村落,聚居连片,统称赖厝。创建于明洪武年间,明正德间赖凤回乡重修宗祠。
平和县心田赖氏家庙,座落于平和县心田,地形如猛虎下山,坐丁向癸兼子午分金(坐南偏西)。兴建于明代天启元年(1621),历代重修。
漳平赖氏九族堂,座落于漳平市新桥镇西北15公里,海拔800多米处,建于宋朝,座向乾山兼亥,木框架结构,现存建筑面积180平方米,正堂悬挂“九族堂”匾额。
葛竹赖氏开基始祖大宗祠,座落于南靖县南坑镇葛竹村境内,由葛竹赖氏开基始祖六十二郎公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兴建,历代重修。
上杭县古田赖坊赖氏宗祠 又名“致爱堂”,坐南向北,是古田镇为数极少保存至今最早建筑之一。占地面积1015平方米,建筑面积435平方米。
德化大铭乡琼溪赖氏家庙,又名颍川庙堂,俗称横溪祖厝,位于德化县大铭乡琼溪村,为明崇祯进士出身礼部右侍郎赖垓的家庙。建筑面积494.6平方米,占地面积2l 78平方米。
永定培丰赖氏宗祠,座落于永定县培丰镇东中村的“弥勒献肚”山形之下。宗祠大门的大理石门柱上的楹联“踞弥勒胜景,传好古家风”。建筑主体坐北朝南,其建筑面积达289平方米,总占地面积达3833平方米。
清流赖氏祖庙,又称“龙门祖庙”、“赖氏一门”。自唐末始建后扩修建于宋咸淳年间和明泰昌元年、同治壬戌年重修建。
泉州罗溪赖氏宗祠,座落于泉州市洛江区罗溪,系一世祖允公七世孙志学公(号南溪)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迁建于现址,距泉州市50公里。几度修复。
楹联典故
秘书遗后家声远,好古传芳世泽长。
——赖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赖氏宗祠“秘书堂”堂联
思亲笃念光前哲;敬祖虔诚荫后贤。
——佚名撰赖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赖氏宗祠“思敬堂”堂联。
致信致诚,秘书世德;爱亲爱族,好古家声。
——赖姓宗祠通用联。福建省赖氏宗祠大厅正柱联。为赖氏“秘书堂”堂联。
追本溯源,千秋思祖德;承前启后,万代念宗功。
——赖氏适中宗亲撰赖姓宗祠通用联。福建省赖氏宗祠“秘书堂”堂联。
怀恩我祖克勤古俭以光门第;德愿儿孙×是则效丕振家声。”
——台湾省台中市北屯区军功寮赖氏宗祠“五美堂”堂联
颍水周封,绵延万里裔孙传四海;松阳晋敕,勃发千秋业绩布九州。
——赖姓宗祠通用联。福建省赖氏宗祠大厅口柱,“秘书堂”堂联。
先人原重和宗,从明水结庐,望云每忆湖山宅;
小子何能耀祖,自丹墀旋里,登堂犹带御炉香。
——清•赖华钟撰福建省永安市大湖镇曲尺街赖氏家庙联
溯祖德肇西周由秦汉以迄明清屈指二十朝绵绵延延祖豆馨香今胜昔;衍祖枝在南国从浙赣而蕃闽粤计丁亿万振振蛰蛰衣冠文物后光前。
——永定县汤湖赖氏家庙上堂两柱的对联。
族谱文献
闽台赖氏族谱有《永定县赖氏族谱》,2000年永定赖氏合族共修刊定。刊题词、目录、祖像、祠、墓、照片及宗族活动图照,续刊姓源,播迁及上古世系图表,永定赖氏脉系图文,详述迁永各支脉世系情况,后辑录有传略及人物、文征等项,并附录了永定赖氏各主要聚居点概况等。内载入闽始祖赖标,赖极,赖枢。唐末入闽分别于上杭古田、宁化石壁、清流黄家地开基。有《福州颖川赖氏家谱》赖丰烈编,始修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咸丰初梓行,今本民国三年(1914)二修铅印本,共2册。第一册集诸序文、凡例、诰命、家传、行述和跋文;第二册详述世系。内载先祖系辽阳人。九世祖赖宠宁为该族谱载始祖,传至通照,明中叶寄籍辽阳,后裔编在清汉军正黄旗下,至赖坤随军征闽耿精忠之乱,遂入闽驻防福州;清雍正七年(1729)移守闽江三江口海道要津洋屿。其族祖因军功而擢职,一门俱有诰封。有《南靖船场梧宅赖氏族谱》,不分卷,内容有谱序、小引、世系,唐乾符元年(874)赖标自江苏松阳入闽上杭古田开基,宋代赖永兴迁居南靖。世系始于一世赖孔英,止于十五世。《南靖南坑葛竹赖氏家谱》,唐乾符元年(874)赖标入闽开基,宋代赖朝英孙赖延兴,由宁化择漳州平和芦溪开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