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高级搜索

简介

许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八位,人口约八百九十八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6%左右。许姓在现今福建排名第十三位。台湾排名第十一位。

渊源

出自姜姓,许姓原为上古三皇之一,炎帝的后裔,以国名为姓。《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许氏出自姜姓。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后以为太岳之嗣,至元公结为楚所灭,迁于容城,子孙分散,以国为氏,”宋宰相王安石《许氏世谱叙》:伯夷系神农之后也,佐尧舜有大功,赐姓曰姜,其后见经者四国:曰申、诗所谓申伯者是也;曰吕、书所谓吕侯者是也;曰齐、曰许,春秋所书,齐侯许男是也。许姓为炎帝的后裔,为四岳的始祖,是掌管祭山的官。周武王封文叔于许国,许国故城在今河南许昌,也是许由的居住地。许姓子孙奉许由为远祖,文叔公为许姓开国始祖。许国被楚所灭后,许国子民为了纪念故国,以国名为姓,这成为早期许姓的又一个重要来源。

出自姬姓,为颛顼后裔吴回生陆终,陆终长子曰樊,樊为已姓,封于昆吾,为昆吾氏,尧舜时期昆吾氏首领许由为当世大贤,死后葬于箕山,后人多以许由为许氏始祖。夏之昆吾为商汤所伐灭,后人迁徙至河南许昌。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如.满族顺布鲁氏,后多冠汉姓为许氏。满族伊拉哩氏,为满族著姓之一,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许氏等氏。

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清朝以后,在广西泗城府(今广西凌云)土司、黎族、瑶族、彝族、土家族、阿昌族,以及北方地区的回族、蒙古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许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许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许由,字武仲,生于公元前2155年,卒年不详。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尧帝敬重他的德能,曾有意把帝位让给他,他固辞不受,隐居箕山,农耕而食。后尧帝又请他作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他死后葬于箕山之巅,尧帝封其为“箕山公神,配食五岳,后世祀之”,故后人称箕山为许由山。四千一百多年前,许由活动于颍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当年许国之地,故后世许氏人士多以他作始祖。晋皇甫谧著《高士传》亦有记载:“许由隐于沛泽之中,尧以天下让之,乃而遁于中岳,颖水之阳,箕山之下。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洗耳于水滨。”人们为纪念许由,在汝州西关南建有许由庙。与许由洗耳有关的还有一个巢父饮牛的故事。巢父与许由同为《高士传》中所列七十二高士之一。巢父避世隐居,躬耕而食。正当许由洗耳时,巢父牵牛饮水。问明原因后,巢父深恐洗过耳的水再污染牛口,就将牛牵往上游饮水。为纪念巢父,人们在许由庙旁凿一水井,命名为“巢父井”。西城门外的洗耳河桥头,旧有“许由洗耳处”石碑一座。

入闽迁徙

始自西汉武帝时,左翊将军许滢,简称许督。奉旨入闽平乱,驻师营城,开辟同安。系开闽地许姓之先河,同安城建于宋绍兴十五年(1164),比许督之营城迟了一千多年。古云“未有同安,先有许督”。同安县志记载:许滢有子十五人,分镇闽各地,子孙繁衍生息。至唐广明二年(881)黄巢起义,同安大变,永公二子复徙入同安,至宋同安许氏大兴。但据考证,同安许氏属许督派下的并不多,可能后来分居外县,金门及台湾,或闽北等地。许滢被尊许氏入闽始祖。

宋代许滢后裔,许西安捐资造同安县城西安桥、建西安街,使西安街成为同安商业中心,许西安的后裔许顺之与朱熹在同安营城办书院,治学兴教。原菲律滨第七任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夫人,1933年出生于菲律滨马尼拉市,许氏第四代华裔,祖籍系福建省龙海市角美镇鸿渐村人、原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世界许氏宗亲总会理事长许胜发、原台湾考试院院长许水德、台南市市长许添财、马来西亚榔城首席部长许子根、新加坡卫生部部长许文苑等均是许滢公的后裔。

汉许商,汝南人,十九世孙唐许陶,与子许天正,于唐总章二年(669年)随将军陈政出镇泉潮,开基漳南,故闽粤许姓以许陶为漳南一世祖,天正公为漳南二世祖。此支称为汝南许氏,主要繁衍于漳州至潮汕之间。

唐宋时的族谱记载比较清楚,各地世系基本一致。在抗元期间,损失惨重,诏安剩耐京一人,漳州其他各县也所剩无几。后来泉州许氏南下者继承天正公一系,又因泉州许氏在抗元以后,为避蒲寿庚之害,称祖自漳州,属天正公后裔,故此支与晋江许氏关系密切。闽省许氏皆奉许陶为漳南始祖,许耐京为诏安复兴一世祖。

唐景龙二年(708年)许辅乾为唐高宗己卯科进士,由中州来闽任武荣洲(泉州)第一任刺史,就任五个月因病而卒,葬于莆田壶光山。其子懋文、懋武二兄弟,先居山南。现莆田东峤高阳境、东井埔,后皆移居晋江。懋文后裔,许稷及后成名,帝赐其读书之山曰“赐恩山”。许稷为莆田东峤高阳境许厝,东井埔和晋江埭边村许姓开基始祖。

此支属高阳许氏,因辅乾的曾祖许绍,幼年与李渊同学,许绍功高,各种史籍有记载,李渊封许绍为安陆郡公,特追封绍之曾祖考三代为安陆郡公,故此支又称安陆许氏,实为河南许州人。唐中宗时,韦后母女与上官婉儿争相卖官鬻爵,许辅乾由重郡中州刺史改为偏远的武荣州刺史,贫病交加,任五月而卒,其子懋文(名谏)、懋武(名论),葬辅乾公于莆田壶光山,先居山南的现东峤许厝东井(埔),后皆移居晋江。懋文居永和许家巷,懋武居东石许宅巷。懋武一系在唐开元间开始航海,立足东石,向外派衍,唐宋间为泉州的航海世家,亦涉足仕宦。懋文之子尚纲,乾元进士,历官御史,建中中出知西安府,全家23人,死于朱泚之乱,仅其12岁之子许稷,被陕官僮救出,返东石依叔父许十一簿。及后许稷成名,皇帝赐其读书之山曰“赐恩”,世人称辅乾一系为许稷系统。

唐荆州刺史许昶,避乱入闽,领长子许钦迁居莆田,次子许钟随伯父许永迁居江东丹阳,许昶公被奉为莆田仁德里楼头村始祖。

闽泉郡许爱公,官居唐侍御特晋银青光禄大夫兼金吾卫将军,开基石龟,堂号:太岳传芳,灯号:瑶林衍派。公生三子,长子达公居大房,次子川公居浯坑花里,三子泮公同次子郎公出居湖厝东安,先祖开拓闽疆,宗支繁衍,裔孙播居闽南三佰多个村庄,人口46万多人,是闽南许姓一大望族。许泮系唐五代瑶林二世祖,现许泮陵园为福建省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许泮派下,传至瑶林八世祖许真人,名帝卿,相传真人用天书圣符,为农圃旱灾施降雨霖,智斩蛟孽保护龙宫,猛歼海寇拯救众生,行仁为善威灵显赫,宋孝宗时府第诰封:“九使真人”,海内外善男信女,立庙塑像以境主奉敬,泉南地区有三十多个村庄奉许真人为当境敬祀,台北市深坑木栅许氏宗祠、台中、基隆、高雄许氏宗亲总会、新加坡许氏宗亲总会、印尼许氏宗亲总会均奉敬许真人,尊称将军公,保安大帝,许真人故居和遗址,为福建省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许真人裔孙十八世祖许柴佬,奉明成祖朱棣圣旨,荣任吕宋国总督二十载。任期内,上忠朝廷,下效黎民,励精图治,身体力行,传布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较先进科学技术及伦理道德,这不但是中华民族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光辉史绩,而且是中菲友谊之结晶。许柴佬祖籍地是晋江市深沪镇吕宅村顶厝份人,系由泉州府晋江十四都湖厝狮头十六世祖适南,同十七世长子毓奇、次子毓甫,父子三人分居十七、八都龙湖镇浯坑村,后再由浯坑村迁徙深沪镇吕宅村顶厝份。

许延一、许延二,于中唐宣宗时,弃官隐闽,延一公卜居建宁祭头村,延二公初居建宁东湖,后徙居政和县梧桐乡开基繁衍,延二公生九子,家族兴旺,子孙分布闽北各地。

许令骥(世称十一公),领长子十二公,迁居闽清三都传衍。

河南光州固始人,许泓钦、许文镇二人均为王绪、王潮农民军将领,率军队入闽,且以军功荣任汀州刺史。

始祖由河南光州迁兴化,传至北宋十一世孙璋公,于宋庆历二年,壬午(1042年)中进士,落籍兴化,后徙迁晋江市东石镇大房村,为晋江十都大房蓬山始祖。

入垦台湾

福建先后有200余支系许姓分居台湾、金门、澎湖。千百年来,许姓先祖在闽繁衍生息,福建成为许姓播迁开拓台湾、金门、澎湖和海外的源头祖地。今闽粤以及台湾、金门、澎湖各地的许氏宗亲,皆奉祀文叔公为开国始祖,据金门县许嘉立宗长的统计,金门县有《许氏族谱》27册,许姓人口1万多人;澎湖县有《许氏族谱》16册,许姓人口8千多人;台湾省有《许氏族谱》27册,据2004年6月,台湾内政部户政司统计资料,许氏人口522652人,占全台湾人口总数排行第11位;合计金门、澎湖、台湾《许氏族谱》70册,台湾许姓人口54万多人。闽南许姓入垦台湾,在族谱上记载很多,但是由于历史长河的冲刷,县乡区域变更、更名,沧海桑田,还有许许多多的徐姓记载现尚找不到大陆具体村庄。

郡望堂号

汝南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省上蔡)

河南郡:汉高帝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省洛阳)

高阳郡:东汉桓帝时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东)

会稽郡:秦始皇时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

太原郡:秦庄襄王时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省太原西南)

安陆郡:唐陕州刺史安陆公置郡,治所在安陆(今湖北省应山)

晋陵郡:汉徐州刺史圣卿置郡,治所在晋陵(今江苏省武进)

中山郡:汉许傅置郡,治所在中山(今河北省定县)

颍川郡:置郡在今河南省许昌市

丹阳郡:置郡在今江苏省南京市

长兴郡:置郡在今浙江省长兴县

安陵郡:置郡在今陕西省咸阳东

洗耳堂:尧帝时有一位高士叫许由。尧老时,想把天下禅让给他,他不肯接受,跑到箕山脚下去种地;尧又请他出任九州长,他就跑到颖水边去洗耳朵,认为尧说的话污了他的耳朵。许氏因以"洗耳"为堂号。

得仁堂:伯夷、叔刘在周灭商后,耻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孔子夸他“求仁而得仁”。许氏因以“得仁”为堂号。

训诂堂:汉代时有许慎字叔重,博览经籍,当时人夸他说“五经无双许叔重”。他著有《说文解字》,集古今经学和训诂的大成,到现在还是研究文字学必备的工具书。

鲁斋:在泰安徂徕山南麓乳山下有著名的“竹溪佳境”,东南峭石壁立,上有篆刻“贫乐岩”,“演易斋”遗迹,是元初大学者,理学家、集贤大学士许衡避世居此,演习《易经》,其室匾“鲁斋”,学者因称其为鲁斋先生,许衡及其后裔自此以“鲁斋”为堂号。

此外,太岳堂、高阳堂、弥恩堂、孙清堂等。

祠堂古迹

晋江县瑶林许氏家庙,座落于晋江龙湖乡石龟竹树许厝村。始建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岁次己亥( 1179)。历代重修。

蓬山大房乡许氏宗祠,座落于晋江市蓬山大房村,修建年代民国二十年岁次辛未( 1931)。蓬山大房乡宗祠,奉祀始祖许璋公暨始祖妣。

漳平泰安堡,位于漳平灵地乡易坪村。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

安溪县仙地许氏宗祠,位于福建省安溪西庚仙地乡。始建以嘉靖甲寅(1554),坐西北朝东南(虎形、太阳穴)。占地2亩多,建筑面积535平方米。

鸿渐许姓家庙,位于龙海市角美镇鸿渐村,号“崇本堂”,悬挂清乾隆朝议大夫许永柯像。1988年4月14日,菲律宾总统科拉松•许环哥•阿基诺返鸿渐谒祖,特在家庙焚香祭拜。

南诏许姓祖庙,位于诏安县 南诏镇东北街许厝寨,建于清康熙年间,历代重修。

丁溪湖前堂,湖前堂位于龙浔镇湖前小区。

古田杉洋许氏宗祠,位于宁德市古田县杉洋珠洋村,村里建有五座许氏祠堂。

楹联典故

训结传经千古业,说文解字万世师。

——上联一看便知是指三国时魏国名士许劭,训诂传经,称誉于世;下联让人想起著《说文解字》,万世传芳的许慎。

系承炎帝;源出许昌。

——全联典指许氏的出处和源流。

掬泉洗耳辞尧禅;解字成文费段笺。

——上联典出许由。下联典出东汉经学家、文学家许慎著《说文解字》。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应侯顺德,贻厥孙谋。

——此联为诏安县南诏镇许氏家庙联。庙祀开漳功臣、昭应侯许天正。

闽海敉平,翊黄宣威昭圣德;漳州建制,弘扬教化应民心。

——此联为诏安县南诏镇许氏家庙联。

三十年前遗爱犹存,行道兴歌思蔽芾;千百岁后明禋弗替,秋风洒泪荐馨香。

——明•叶向高撰福建省福清市许姓宗祠“许公祠”联

闽海敉平,翊黄宣威昭圣德;漳州建制,弘扬教化应民心。

——诏安南诏许氏家庙:祀开漳功臣、昭应侯许天正。

承绪太岳源流远,派衍高阳世泽长。

——泉州石龟(丁亭原名)“瑶林衍派”堂大宗大门楹联

龙水盈科思取尔,马山衍派愿绳其。

——龙湖亭许氏宗祠楹联。

族谱文献

闽台许氏族谱现有闽清《高阳许氏入闽世谱》,始修情无考,谱序载元至正三年(1343)重修,历代重修,今本为1997年合族续修2卷2册。上册卷录始祖像、本宗、支祠彩照及墓图,续刊凡例、谱序、姓源和始祖世系;下册卷续上卷刊宗支各世次,并列选旁系举要、传记、实录、艺文、留题、胜迹,卷后还附录有行序、华侨先贤、芳名录等。谱中有宋李纲所题《访许将诗》。入闽始祖许令骥,唐僖宗乾符五年(878)随王潮自光州固始入闽,经福州、永泰至闽清灵洞西溪尾开基。有《漳南许氏族谱》台北许氏族谱文献资料珍藏室许嘉立所编纂。1991年纂编,共7卷。卷首辑录例言、目录及始祖、列祖像并传记等,卷1载历代谱序,其中有宋王安石所撰的序文;卷2刊公谱,即许姓统宗列祖世系表;卷3载诏安许氏宗支谱系;卷4为广东潮州许氏谱系;卷5系龙溪徐翔许氏谱;卷6为漳南许氏谱;卷7附录漳南许氏族谱编纂修参考文献及捐藏、助刊芳名录等。谱载唐总章二年(669),入漳始祖唐许天正随陈政出镇泉潮开基,子中拟、中立、中行,派下又繁衍漳州郡各邑、晋江及金门,还迁往台湾各地,部分辗转迁海外。名人始祖许天正;宋附马武功大夫许钰,明代乡贤许獬等。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邑令洪世俊于岭上倡造七级文塔以拱文庙,翌年,金门人许獬“双冠南宫”(即会试会元、殿试二甲头名)。有《银同浯江珠浦许氏族谱•许姓大宗族谱》,许嘉立纂编,厦门金门联谱,共90余册。《金门安岐许氏族谱》辑录有例言、目录、祖籍概况,题词、考源和列传,分载许氏统宗公谱世系图表,以及谱序、贻远派下列祖世系及安岐世系,安岐家谱世系表等。

© 福建两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闽ICP备17021731号-7
推荐浏览器:IE9以上、谷歌浏览器、360极速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