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高级搜索

简介

胡氏为中国总人口1400万居第十三位,约占当代中国人口的1.3%。福建居32位,台湾排名第40位。

渊源

1、胡姓源于黄帝授姓。传说以白鸟翁为图腾的胡部落,有胡曹发明制衣,得黄帝授姓胡。胡姓是盘古氏(伏羲氏)以葫芦为图腾的族称。胡由古和月组成。古像一个“葫芦”,“古”是在坛(坛四周有水环绕)之上立竿(扶桑木)“十”,也就是后来的天干第-位“甲”,象征观测太阳,这种方法被共工氏、句芒(重)氏等继承,“月”即月亮。“胡”即观测日月运行。

2、源出妫姓,以谥为姓。唐人林宝《元和姓纂》云:“胡,帝舜之后,胡公封陈(今河南淮阳),子孙以谥为姓”。胡公满本姓妫,名满,胡公乃是他在西周所得的谥号。公当为爵位,而妫是舜所得之姓。据说殷革夏命,分封舜的后裔于陈,西周仍旧承认这一事实。陈国王室为妫姓,胡公满之后裔有不为国军而不能姓妫者,则以谥号为胡,即为胡姓。

3、以国为姓。春秋时期,在今天的安徽、河南境内曾经建立过两个胡子国。一个为妫姓胡子国,另一个为归姓胡子国。异姓两个胡子国,依据姓氏形成的一半规则,其中应有以国为姓的。可是胡姓的各种家谱、族谱中几乎没有以胡子国的国君为本家族的祖先的记载。

4、由他姓改从胡姓,是胡姓的又一重要来源。少数民族的姓氏;满、回、黎、侗、瑶、彝、苗、畲、蒙古、东乡、土家、台湾原住民等民族均有胡姓。

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为胡公满。胡公满是舜帝的后裔。远古时代,舜当天子之前,尧将其两女嫁给舜,让其居于妫河边,从此舜的后代便称为妫姓。西周初年,周武王灭商后,将自己的长女嫁与舜帝的后代妫满为妻,封于陈,建立陈国,定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妫满在陈地建国为陈。他选贤任能,扬善罚恶,励精图治,使陈国强盛多年。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故又称胡公满。其子孙有以其谥号为姓者,称为胡姓。陈胡公亦被后人尊为胡姓的得姓始祖。

入闽迁徙

1、早在汉代,就有胡姓先人居莆田壶公山一带,与居九华山的陈姓先人遥相呼应。《八闽通志》载:“唐光化中,邑人徐寅记:‘昔有陈、胡二仙隐迹兹山,其后羽化,乡人尊而庙之。’宋大观元年,郡人祷雨数应,请赐今额。建炎四年,封显应侯。宋淳熙十二年夏旱,知县张少英祷而复应,因建拜壶亭,始塑陈、胡二仙之像。知县傅丑为记。”壶公山名由胡公演化而来。三国时东吴胡琮,河南固始人,其子孙迁徙闽中(今福州一带)。

2、“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始入闽者八族”(《三山志》)。史称“衣冠南渡,八姓入闽”。中原士族大举南迁,八姓入闽。其中有胡姓,系中原大族,入闽后先在闽北(今南平地区)及晋安(今福州)定居,而后渐向闽中和闽南沿海扩散。

《闽省胡氏大宗谱》载,东晋胡方生为晋安郡守,其子孙皆留闽定居。胡方生为入闽始祖。

3、约唐武德三年(620),河南省光州固始县胡标入闽,定居沙县高砂樟墩玉溪;其后裔分支于沙县的郑湖高地、杜坑、大炉和高砂冲厚等地。

4、唐总章节二年(669),有府兵队正胡贤及孙胡宝随陈政、陈元光由河南光州入闽开漳,是为入闽胡姓始祖。胡贤,字国宾,乃胡公满的第六十九世孙(列为七十世),河南光州固始县人,李唐枢密使,平闽戍漳有功。唐垂拱二年(686年),漳州建立,胡贤受命驻守石井一带(今泉州),但他的定居地为龙溪。胡贤配金、蔡氏,生3子。迨南宋末年,胡贤及开漳的数十位“府兵队正”俱被追封为“昭德将军”。胡贤公之九世孙胡褒住宋相国。子孙居平潮寇人丹霞,徙泉州南山为一世,派分漳城九湖木棉村龙眼城,传衍南诏西门外,建宗“孝廉祖祠”,后裔播迁南诏镇南关秀峰街、光良街,建设镇长镇村,万石溪村,北骥等处。

5、唐僖宗乾符元年(874),胡竦迁入晋安郡(包括漳、泉二州),被奉为闽中胡姓始祖。胡竦有5个儿子,长子胡博回迁安徽寿春,次子胡审、三子胡慎、四子胡明、五子胡笃分别移居福建崇安、剑蒲(今南平)、闽县(今闽侯)、晋江。传至胡致济、胡浩济,因避元兵而分居闽南各县。史料记载:“至唐有胡辣者,登进士第,官中议大夫,即闽中胡姓第一世祖。迨至宋末,避元入粤,居于闽南各县,今闽中胡民俱其后裔。唐乾符六年,胡仁七,于避战乱,自闽迁居永嘉五潮,后遂成大族(永嘉《胡氏宗谱》)

6、唐天启二年(713),中洲24姓南迁入闽,监察御史胡登,带领胡氏家族64户,204人。迁徙福州北门外战坂桐积家村(今斗顶)发祥。其后裔繁衍于永泰红星乡坂尾村,南平市樟湖坂下洋及中川等地。

7、唐代时,原籍河南光州固始胡金庐从南京入闽,定居福州。胡金庐后裔分迁的闽清、延平(今南平市)等地。南宋隆兴元年(1163),胡金庐的第五世孙胡文渺从延平马坑迁居尤溪十九都东山境后团,为胡姓入尤溪开基之始祖之一。胡文渺有4个儿子:胡应湜、胡应泽、胡应期、胡应满。长子胡应湜迁居尤溪汤川溪坪;次子胡应泽迁居沙县;第三子胡应期留居尤溪东山胡厝;第四子胡应满迁居尤溪汤川仓霞埕。尤溪东山胡厝第十世孙中有二支迁徙至尤溪梅仙。如今,尤溪东山胡厝的胡姓已下传33代,子孙达二万多人,分布于尤溪以及福建各地。

8、唐末,陈留一支胡姓经崇仁辗转进入福建,繁衍为著名的崇安胡姓。据樊明芳先生的《华林山的胡氏渊源》载:“五代胡瑜,字可佩,号雪宝,后唐明宗天成(926-929)年间,官陈留令,徙崇安,为陈留、崇安之共祖,卒葬华林宅后。”新编《崇安县志•氏族志》也认为是胡瑜的后裔胡夔(约六至七世孙)从江南迁到崇安绩溪的。这一支胡姓就是著名南宋理学家胡安国的先祖。

10、宋淳熙三年(1176),胡常清父子由浙江湖州迁徙至闽,卜居于明溪驿南大塘坑(今胡坊镇)。(见明溪胡坊《胡氏族谱》)

11、宋末(1278),一支胡姓入闽,繁衍为庞大的永定胡姓。这一支胡姓为胡藩的华林胡姓派下、宋资政殿大学士、兵部侍郎胡铨的后裔。胡铨立基于江西吉州芦芗城繁衍100余年,传至其第四世孙胡万九(名梓)携家眷始迁于江西省宁都州上三乡苦竹凹,后于宋末由江西宁都入闽,卜居于福建的汀州府(今长汀县)第三街大塘背村。胡万九有3个儿子:胡五、胡六、胡七。元朝初年,因避战乱,胡万九的第三子胡七又举家从长汀迁徙永定(原属上杭)金丰里下洋的塘下墩开基。胡七郎在下洋塘下墩肇基后,传下十二郎、念八郎、五六郎、百七郎、明广、彦成、宗贵、铁缘共九代,并先后播迁至下洋的中川、觉川、下村等地。至此,胡七郎为永定胡姓的开基始祖。九世胡铁缘移居永定中川,为永定中川开基祖。明万历十三年(1584)中川建有祭祀胡铁缘的“胡氏家庙”(安定堂)。家庙有联:“开辟自前明,五百年岳秀山灵,文武衣冠光上国;沿流及后嗣,二十世椒延瓜衍,春秋俎豆祀中川。”记述了开基祖胡铁缘自下洋迁至中川,家族已繁衍二十世代的历史。永定下洋胡氏在清代渡海至南洋群岛谋生创业者约在1.5万人以上,著名企业家有马来西亚槟城胡子春、胡泰兴、胡曰皆,新家坡胡文虎、胡文豹。子孙分布三明下洋镇、湖坑镇、湖坑镇、大溪乡、凤城镇以及南靖、平和、诏安、漳浦、漳州的许多乡镇和广东、广西、江西、四川、台湾和海外各国。据传入汀州胡姓一系以胡铨(南宋赣西南人)为始祖,称“宋始祖忠简公”。

12、《客家学概论》:胡氏发祥于河南淮阳,分迁安定而成望族。唐末至北宋,分两批入闽。其中一支从苏、皖、入赣,经武夷山东麓入宁化肇基。宁化胡氏入迁时间早于北宋。据会同里石牛(今曹坊乡双石村)《童氏族谱》载:石牛茂林密树,古号松林,又称岩镇,唐、宋尚有人村,惟胡姓最早,关外胡屋即其地也。南宋以后,宁化胡氏逐渐外迁,留居的较少,湖村镇下埠村焦坑原是胡氏聚居地,至清代已全部外迁。

另一系始祖胡辛于明洪武年间从江西临川入汀州,分迁馆前镇,童坊胡岭。长汀胡姓有西胡、东胡,自然是“五百年前共一家”。

13、约在明正德八年(1513)左右,胡文渺从山西永济县迁居延平;洪武六年(1373),胡天禄从延平迁居尤溪梅仙村。梅仙村胡姓迁徙至尤溪的联合岭头、埔头、乾美以及南平建阳、樟湖坂等地。

入垦台湾

明末清初,福建沿海胡姓族人开始迁徙至台湾。清顺治十八年(1661)郑成功收复台湾时,胡靖在延平郡王郑成功麾下任游兵镇,随军入台,奉命札南路屯垦;其后裔和族人均在台湾南部地区安家落户。康熙五十年(1711),又有泉州人胡姓族人入垦台北县泰山乡黎明村。此后,闽粤胡姓族人入台者络绎不绝。乾隆初叶,汀州府胡永兴入垦今台中丰原;南安胡石齐入垦彰化溪湖;胡念东入垦彰化。乾隆十六年,胡良猷捐资修建台南县麻豆镇北极殿斋房。乾隆二十二年,胡文聪、胡邦碧二人捐资修建里港的天后宫。乾隆三十年,漳州人胡楚到达台南县善化里东堡社仔庄开垦;泉州人胡顺观捐资修凤山北门石路;漳州胡楚入垦台南善化,子孙繁衍,成为当地大族。乾隆中叶,汀州胡昌福入垦台中东势,胡海通入垦南投;南安胡志兴入垦溪湖;诏安胡连入垦台中西屯。乾隆年间,泉州人胡某进入现在台北县平溪乡紫来村的香子坑拓垦。乾隆末叶,汀州胡凯清入垦桃园中坜,胡文良入垦台中北屯;同安胡求入垦台北。三明胡七郎支派族谱记载,移居台湾有第十八世胡瑞铨(仲佩之子,绳武之孙)。 胡姓入台,主要是从南部的安平港、鹿港和北部的淡水港登陆,然后分别到台湾各地。主要分布在台湾的台北市松山区、大安区、台北县、台南县(善化)、高雄市前镇区、桃园县及新竹市等地。居住较为集中並且人数最多的,則是台南、台北、彰化和新竹等地。

郡望堂号

1、郡望

安定郡:①汉代设置,有安定县,在今甘肃泾川北,并属于安定郡。②蒙古以陕西安定堡为安定县,1935年改子长县(谢子长烈士),移治原县治东的瓦窑堡。

新蔡郡:晋惠帝置,从汝阴郡分出,在今天河南省新蔡县一带。

戈阳郡:隋置戈阳郡,武德三年改为光州,郡治在今河南省潢川县。

此外,还有定城郡、义阳郡、洛阳郡、东陵郡、恒山郡、河东郡。

2、堂号

安定堂:“安定堂”出自宋胡瑗的故事。胡瑗,海陵人,以经术教授吴中,景佑初年,授校书郎,子弟数百人,其徒甚众。庆历中礼部所得士。胡瑗弟子十居四五。学者称“安定”先生,故胡姓取堂号“安定堂”。

澹安堂:得名是由于宋朝胡诠所著的《谭安集》。

庐陵堂:庐陵堂胡姓的始迁祖是胡公霸,即胡杲。八传至胡铨。胡铨的家族在宋代已成为大族,胡铨的兄弟胡铸、胡锷,儿子胡泳等,孙子胡桦、胡椅等人,虽然名声不如胡铨显赫,但都小有成就。江西吉水、湖南汝城县三塘、浙江绍兴厚宝等地的胡姓,都是胡铨的后裔。著名华侨领袖、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就是胡铨的第三十二代孙。

绩溪堂:绩溪堂胡姓因为近代出了大学者胡适而斐声中外。据谱牒记载,他们是宋太祖开宝二年(969)迁来的,始迁祖是胡昌翼的儿子胡延正。绩溪胡姓一度祭祀胡公满,后来又改祀胡昌翼。胡适自己也说,他在孩提时参加过始祖昌翼公一千岁的纪念祭典。

胡姓的堂号还有安定堂、澹安堂、庐陵堂、绩溪堂,还有淮阳堂、敬爱堂、履福堂、笃敬堂、敦仁堂、本始堂等。

祠堂古迹

永定中川胡氏家庙,又叫安定堂,位于永定下洋镇中川村后的虎形山麓,系祭祀中川胡氏开基始祖铁缘公而修建。始建于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坐北朝东,占地面积4847平方米,主体面积960.5平方米。

龙海市莲池胡姓宗祠,位于颜厝镇胡厝社中,始建于明朝,2005年重修。原来悬挂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御书“霜松雪柏”及“进士”等匾。

漳浦县鹿溪胡姓祖祠,亦称东胡大祖庙,堂号“世经堂”。位于绥安镇鹿溪桥社。坐西北向东南。

云霄县大埔胡姓宗祠,堂号“永孝堂”,灯 “父子进士”(系远祖贻荫之荣)。位于云霄大埔,建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1736-1820),总占地面积约280平方米。

楹联典故

古来大千多奇彩;月到十五分外明。

流水断桥芳草路,淡玉微雨养花天;玉燕怀中先兆瑞,石麟天上早呈祥。

——云霄大埔胡氏家庙

安国家声大清河世泽长。

——典出胡姓的古代家族聚居地在甘肃平凉的安定郡。联下句说唐代胡响的故事。

经资羽翼播恩泽;莲幕留图纪惠风。

——台湾台北县胡姓家庙楹联之一。联上句赞誉宋代胡氏先贤、崇安人胡宁。联下句称道胡氏家族名宦胡原,明代人,他曾经在福建兴化府(莆田)做过幕僚。

族谱文献

闽台胡氏族谱有《杭武胡氏族谱》为胡锦峰等修,各支历代有过修纂;民国八年(1919)上杭、武平合宗合谱。1949年铅印,共5卷首1卷末1卷 24册。卷首刊闽汀胡氏源流考、序、纂修人员和例言;卷1载建置、祠图、像图、坟图、祀产、文献及题名等;卷2列谱图、纪年、世系源流及世系传;卷3至卷5为各房世系;卷5后附迁徙调查表、户口统计表、领谱字号及跋等项纪事;卷末补遗。宋末,始祖胡芝山由庐陵入闽汀州,为开基祖;其子五郎,移居郡东青岩里,衍分三支。本谱系三子大一郎后裔千一郎、千九郎派,千一郎衍上杭白砂裔;千九郎衍珊瑚裔,珊瑚胡裔复蕃支杭、武二县。还有《胡姓族谱》为上杭武平合修谱牒。历代各宗支皆修有谱牒传世,自清康熙后,谱牒失修。谱源自宋枢密编修胡铨,民国十年(1921)杭武胡氏曾有合修族谱已毁,今本民国三十八年(1949)杭武胡氏合修。共5卷,卷首1卷,卷末1卷。谱载宋绍定年间,始祖胡公避乱由江西入闽迁长汀,传下三子,长子宋五郎徙居胡岭后,又传三世至胡子材,迁珊瑚乡开基,繁衍杭、武二邑。胡文虎,胡文豹系出此宗。有《安溪胡氏族谱》安溪胡氏宗族总谱,共2卷。《同永胡氏谱》胡锡元督修,1924年傅经堂石印本共40卷40册。

© 福建两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闽ICP备17021731号-7
推荐浏览器:IE9以上、谷歌浏览器、360极速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