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高级搜索

简介

柯姓在《百家姓》排第164位,在中国大陆姓氏人口排名第188位,在福建排名第39位。台湾排名第44位。

渊源

1、源出姬姓。据《史记》、《柯氏族谱》记载:周文王祖父古檀父,生有三子:泰伯、仲雍、季历。古檀父立季历为帝,长子泰伯和次子仲雍双双迁至南方荆蛮之地,学土著人,断发文身,自号勾吴,泰伯卒。仲雍又为吴伯,传到第六代,为柯相,封地在常州柯山郡。吴国后人以柯为姓,尊柯相为肇姓始祖。

2、出自姜姓,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为姜子牙的嫡系子孙,源出齐国。

3、北魏柯拔氏改姓柯,其后世子孙称柯姓。《魏书》记叙:柯拔姓改为柯姓。代羌族、鲜卑族中都有柯姓,其后代子孙亦称柯姓。《姓氏考略》有谓:羌及鲜卑俱有柯姓。

4、《柯氏考略》有谓:羌及鲜卑俱有柯姓。《魏书》论称:柯拔氏改为柯姓

综上所述,柯姓除泰伯一系外,尚有少数民族加入。台湾高山族中的柯姓便是一例。

得姓始祖

1、柯卢,得姓始祖是周文王太伯父仲雍的后裔吴公子柯卢。周太王古公亶生三子,长泰伯、次仲雍、三季历。季历生昌(即周文王),昌生来有圣瑞,得古公亶喜爱。泰伯遂与仲雍商议,主动退让,以使古公宣传位于季历,然后传给昌。两人投奔南方,断发文身,开拓荆蛮之地,创立吴国。泰伯先立为吴君主,泰伯卒,无子,仲雍继立,是为虞仲。虞仲历传简季、叔达、周章、熊遂、柯相、疆鸠、余桥疑吾、柯卢。《史记•吴太伯世家》:“余桥疑吾卒,子柯卢立。柯卢卒,子周繇立。”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君主之一,为吴国第十任君主,承袭父亲余桥疑吾担任吴国君主。柯卢死后,儿子周繇继位。这一支源起于浙江,被尊为南方柯姓的始祖。

2、姜尚:吕尚(约前1128-前1015),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一支源起于河南柯姓,尊为姜尚北方柯姓的始祖。

入闽迁徙

高宗总章二年(669),陈元光率军入闽,镇守泉漳,随他南来的偏将、军士58姓,其中就有柯氏。唐昭宗天复年间(901-904),有闽籍的柯荣以文章才华被授以太子校书。南塘柯氏宗谱则记载:唐僖宗光启二年 (886),有祖自河南光州固始从王审知入闽。初居桃源(今永春) 和平里田内及石码聚族,因族繁地窄,而兄弟离乡分处不一。斯时先祖择乔温陵晋江,世居元妙观西水沟巷,俗呼柯家巷。数传至八世祖塘边叟公,在南宋高宗绍兴末叶至孝宗乾道问(1162-1173)徙居南塘。其繁衍支派众多,悉称“南塘衍派”,堂号“瑞鹊”,郡望“济阳”。 在唐昭宗天复年间(901),就有一位籍贯福建的柯崇,以卓越的才华被封为太子校书,扬名当世。

按《漳州府志》:陈元光开漳,入闽之偏将,亦有柯姓。故知柯姓之南迁,当始于唐初。唐总章三年(670)府兵队正柯敦颐,随陈政之母魏妈从河南光州入闽开漳。屡立战功,并定居漳州、繁衍子孙,被尊为柯姓入闽始祖。

《柯蔡氏族谱》、《南塘派亭》记载:“唐僖宗光启二年(886),祖自河南光州固始,从王审知入闽,而居泉之元如观西水沟巷,今呼柯厝巷即是。石晋天福元年(942),祖讳宝公,自水沟巷分居莆阳,其仍居泉之观西者,历五世,及北宋至庆文公为泉之望族。及南渡后,家道中微,始分散播迁。”

据《南塘派柯氏族谱序》载“先祖柯亮,字延熙,号彪炳,于唐光启二年(886)自河南固始县从王审知入闽,居泉州元妙观西水沟巷(柯厝巷),历5世,传至北宋柯庆文,为泉之望宗族。该谱载述:柯庆文,南安人,宋天圣二年(1025)进士。其子柯述,宋神宗龙图阁学士、名宦乡贤。柯述派下,一是以柯翰为福建同安开基祖,其长子缵宗,徙居福建安平(今晋江安海),次子绍宗居荘江(今同安鼎美后柯)。分衍霞岐西柯。后世厚又择居梧侣为后柯,西柯梧侣派开居祖。”

泉州的柯姓族人从中原迁徙而来。据清乾隆已亥年(1779)上饶广嘉置局雕印的永春《济阳柯氏宗谱》记载:泉州柯姓自唐僖宗光启二年(886),由河南光州固始迁徙入闽。有祖延熙公名彪炳一家十七人随从刺史王绪、部将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共除乱政,助开八闽,勋家世阀阅。初居永春桃源和平里,继而移至卓埔乡桃源之西达理之东的田内及石马聚族而居,并起盖宗祠,亦建造为祭扫祖坟栖所数栋。因族繁地窄而择乔漳州,或择乔大田、德化及福州三山驿等地,散处不一,以晋江为盛。惟择乔温陵晋江的柯姓,世居元妙观西水沟巷,人称菜巷柯氏巷。石晋天福元年宝公自水沟巷分居莆阳。其仍居泉之观西者,历五代及北宋至庆文生述、逑、迪、延兄弟四人。父子贵显相继科第,潜龙舞起瑞鹊芳传,世传为闽望族。宋蔡襄知泉时,曾到水沟巷看望屯田员外郎庆文公,述兄弟执文请阅。见柯述兄弟才华横溢,蔡襄赋诗赞颂,果然以后兄弟四人俱登巍科策。柯述登宋进士,官至龙图阁大学士。

安溪《蚯城柯氏族谱》记载:今安溪蓬莱镇蓬溪村柯姓先祖,唐末由光州固始入闽,世居泉州元妙观西水沟巷,元代时柯万山移居蚯城,尊其父柯守顺为始祖。

晋江《鳌岱柯氏族谱》记载:今晋江英林镇埭边村柯姓先祖柯延,于唐末由河南光州固始县从王审知入闽而居南塘,以后又移居柯仓、鳌岱等地。

《客家风情》载:唐末,柯氏入闽,扩衍留居宁化等地。同期,安徽铜陵柯氏的柯亮(字延熙,号商奄)随王审知进闽,驻寓福州金斗桥,为柯姓进闽始祖。二世柯孝思迁居永春柯罗村;第三世柯希夷再迁龙岩州宁洋县(今大田、漳平);第四世时,有柯吉、柯宝、柯昌三兄弟分别徒居南安、莆田、长乐。大田柯氏以柯应清为开基始祖。柯应清生柯惠法;柯惠法有三子:柯法宁、柯道真、柯洪嘉。第三子柯洪嘉无传,因此,大田柯氏分为长房派、二房派。长房柯法宁有五子:宗子柯石生(字荣宗)的后裔多数移居永福,少数迁屈斗(下洋镇);次子柯治生(字荣宽)的后裔居龙地,或移迁江西、浙江、光泽、建宁、尤溪;第三子柯法保(字荣华)移居盖德(今蓬壶镇都溪村);第四子柯五生(字荣富)的后裔移居大田、龙泉;第五子柯尾生(字荣美)的后裔不少移住江西。明正德(1510年),柯应清的第十四世孙柯法保(荣华)移居廿二都蓬壶盖德。柯荣华四子四:真保(号中泉)、真养(号涌泉)、真童(号盖山)、真秀(号混泉),分为四房。

据《闽省济阳谱系》记载:南宋时,有兄弟三人由河南济阳府,相率入闽,初居福州下大路风陈张勤乡,嗣后分姓分居,辟地开族,长兄入辛姓,三弟入蔡姓,各分居惠安、泉州一带,次弟则入柯姓,分支泉州东门外,后再分永春诗山一带。又台北新庄镇《柯姓氏谱》有谓:先世居广信府贵溪县(江西境),始祖柯某为潮州太守,当北宋金人之乱,乃隐于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二十五都都良村,支派蕃衍,遍于闽南。台湾的柯姓,据省文献会所查悉者,是从乾隆初年开始,陆续播迁分衍于台。

台北新庄镇《柯氏族谱》记载:先世居广信府贵溪县(江西境),始祖柯某为潮州太守,当北宋金人之乱,乃隐于漳州府龙溪县二十五都都良村,支派蕃衍,遍于闽南,从乾隆初年开始,陆续播迁分衍于台。

元顺帝年间(1333-1368),大田桃源一支柯氏迁居尤溪二十七都坂边。

《南塘柯氏族谱》称:“惟我祖徙居泉之晋江南塘,号曰塘边叟。”塘边叟十四孙、顺治进士柯庚昌的祖父柯宗仑所作《柯氏祠堂记》称:“逮播迁以后(指宋南渡),家运偕国运中微。维我塘边叟公和诸兄弟同处于泉之水沟巷,寻薄其湫溢,不足以启振绳,及始各分其袂,有适清漳武荣者,有适莆田文笔山,分其派往浙之嘉义县者。有徙居安平者。塘边叟公适泉之南曰南塘市,故因此为号,而今祀之为南塘开祖。”遂为柯述之孙塘边叟由泉城水沟巷徙居南塘,成为肇基南塘柯姓始祖。“南塘衍派”自此成为闽泉望族,绵衍不绝。自塘边叟曾孙柯云从的生年(南宋理宗宝庆元年,即1225年)推测,塘边叟由泉州城厢东街天庆观(即元妙观)西水沟巷徙居晋江南塘,当在南宋高宗绍兴末叶至孝宗乾道年间(1153-1173)。

明嘉靖元年(1522),柯福宗开基尤溪二十六都迎祥,建“种德堂”为柯氏宗祠。柯二十六从大田桃源龙湖迁居尤溪梅仙的白坑,后又转徙至梅仙的三港头定居,为谢坑村柯氏始祖。谢坑柯氏后裔子孙相继迁居梅仙的源湖村白坑自然村、邵武墩等地。清宣统年间(1909-1911),谢坑柯氏第十六世孙柯世仁迁居梅仙的源湖村白坑自然村。

入垦台湾

明清以来,福建柯姓而外传支派分布江西、广东、海南、浙江、江苏、北京、香港、澳门、台湾。清乾隆年间有福建安溪二十八都士林乡人,入垦今台北县泰山乡大嵙村的柯厝坑。乾隆十六年有柯干梁、柯献瑞居麻豆保捐北极殿斋房。乾隆卅三年有柯廷第系页生,捐修凤山县北门石路。乾隆三十八年闽人柯步生在今高雄县燕巢乡兴建龙角寺。乾隆卅九年柯正寿,重修楠梓坑桥。嘉庆三年,有柯有成与何绩,赵良盛二人随吴沙进垦今宜兰县头城镇。道光年间,又有柯姓漳州人,到现在台北县万里乡大埤村冷水掘开垦,道光二十七年有柯福隆,入居今台南县盐水镇。晋江南塘四使,徙居同安鼎尾柯姓尤为突出,大批柯姓族人迁台湾传衍至今已枝繁叶茂。现在台湾仅彰化市新埔、台中溪底就有数万柯姓族人,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为“南塘衍派”柯姓。台湾的柯姓后裔们为了怀念祖籍地安海林口,而将在当地的地名改成祖籍地地名的,而且台湾林口村的柯姓后裔还将祖籍地安海林口村中普庵庙供奉的普庵祖师迎到台湾敬奉。因此今天在台湾也有安海林口村普庵庙分灵而去的普庵寺,供奉的是同一尊普庵祖师。普庵祖师之所以被海峡两岸供奉是因为普庵祖师圆寂后,因灵验事迹彰著,护国佑民有功,得到宋、元、清各朝七次剌封,如宋朝理宗皇帝诏谥为“寂成禅师”,元朝仁宗皇帝加封为“惠庆禅师”等等。

郡望堂号

济阳郡:晋惠帝时,将陈留郡之一部分置济阳郡。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一带。

钱塘县:秦时置县,属于会稽郡。后汉时为吴郡治所。在今浙江省杭州市。

齐 郡:西汉初年将临淄郡改为齐郡。相当今山东省临淄一带。

瑞鹊堂:瑞鹊的意思是奇怪的小鸟。宋朝时柯述历任淮州知府,累官朝散大夫。他曾经在漳州当辅佐的官。漳州地方荒年,他千方百计赈济灾民,亲自住到灾区。这时有两只奇怪的小鸟在他的屋梁上垒了窝。等他回到招待所,两只小鸟也跟着他。他完成任务回漳州城时,小鸟飞着追他数十里,叽叽喳喳不忍离去。

济阳堂:以郡望为堂号。

祠堂古迹

南塘柯氏家庙,座落在晋江南塘村中。南塘柯氏家庙始建于明初,几度重修。祠堂是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坐西朝东。

塔尾村柯姓宗祠,位于漳州天宝镇塔尾村村中央,号“紫阳堂”,又名“瑞鹊堂”。坐西北朝东南,祠堂宽20米,长40米。

漳浦溪南柯姓家庙,位于绥安镇溪南社,堂号“一经堂”,挂匾“柯氏家庙”。坐西向东,两进三开间土木建筑,悬山顶。

魁头祖宇,又称蓬溪柯氏大宗祖祠,坐落在泉州蓬莱镇蓬溪村龟背脊。明嘉靖十九年(1540)由八世孙柯景勋集资始建,历代重修。宗祠负乾揖巽,占地面积2915平方米,建筑面积375平方米。

柯尚迁纪念馆,又称尚迁公园。位于长乐市漳港镇柯百户村。占地15亩,由公园和纪念馆两个部分组成。

永兴柯氏祠堂,浦城县永兴镇驻地。

楹联典故

万枝兰桂宗竹圃,济阳柯木蔚成林。

源溯中州衍闽台,承世泽子孙济济;本承大莆传美阳,尊祖德瓜瓞绵绵

——漳州塔尾村柯姓宗祠楹联。

龙图阁老先朝望;异鹊堂诗永世传。

——苏轼题柯氏宗祠瑞鹊堂。“瑞鹊堂”柯氏家族,由于他们的入闽始祖柯延最初开基于南塘,所以,有时候也以“南塘”名派。他们大多奉所谓的塘边叟或东边叟为始祖,目前生活在台湾岛上的一代,大致是那两位“叟”的第二十五、六世裔孙。自此以后,柯姓族人都以“瑞鹊堂”为号。

七世联登九进士;八闽独占一状元。

——柯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莆田县灵川镇柯朱村柯氏宗祠联。

族谱文献

闽台柯氏族谱有永春《柯氏宗谱》为清代柯宗亮主修。始修于明永乐二年(1404),系南塘肇修;历明正统,天启、清康熙三次重修,乾隆三年(1738)始灵地裔纂修,又经乾隆十九年、乾隆三十六灵地二次重修,今本为八修,系灵地柯氏迁江西广信府裔孙重修,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江西上饶广嘉置局刻本。谱仅存一卷,刊列目录、修谱年届、凡例、谱序、家规、祠堂图并记文、祖像并赞、屋图、字派谱号,以及南塘始祖系传图。载唐光启间始祖自光州固始南迁入闽,居泉州元妙观西水沟巷;历传至塘边叟,元末迁晋江南塘,创闽中望族,历代簪缨相继,子孙播蕃支省内外。至明弘治年间(1488-1505),十一世孙应清移居永春桃源灵地肇族。谱序中多有铺叙,谱本已残。有长乐《南阳柯氏族谱》,始修于明万历二年(1574),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十一世柯兴耀重修,道光年间增修,今为1997年合族同修本。依次刊录有修谱执事彩照,祠、乡图照,谱序、目录和渊源,以及闽中柯氏世系源流等。有晋江《上郭柯氏东升公长房谱》、《闽南柯氏家谱》、《南塘柯氏相公二房分派台舍家谱牒》、《武荣柯氏族谱》、闽侯《盛汉柯氏书房家谱》、《济阳柯蔡渊源考略》等。

© 福建两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闽ICP备17021731号-7
推荐浏览器:IE9以上、谷歌浏览器、360极速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