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张姓在当今人口约一亿零四百六十一万五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53%左右。张姓目前人口为中国大陆的第三大姓,在福建、台湾都第4位。张简台湾排名第120位。
渊源
1、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隋陈法言撰,宋陈彭年重修之《广韵》载:“张姓,本轩辕第五子挥始造弓弦,实张罗网,世掌其职,后因氏焉。”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此为黄帝子或孙说,是为河北、河南张姓。
2、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姓。又载,张姓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姓。
3、出自赐姓或他改姓。少数民族汉化改姓为氏。如蒙古族、阿昌族、纳西族、僳僳族、瑶族、壮族、黎族、高山族。
得姓始祖
得姓祖张挥,黄帝的第五子,自幼聪明过人,爱动脑筋。一次,他观看夜空,从星星的组合中得到启发,经过研究,发明了弓。弓箭和网罟作为当时的新生产工具,使人们可以猎取更多的鸟兽,捕捞更多的鱼虾,又能够减少猛兽对自己的伤害。挥所在的氏族部落世代以生产弓箭和网罟为业。于是黄帝封挥为专门制造弓的官叫“弓正”,也称“弓长”,又将官名合二为一赐他“张”姓。居青阳,地处古清河流域。张挥被尊为张姓始祖。
入闽迁徙
1、东晋张祎子孙迁居晋江流域,成延鲁公派系,统称儒林派和鉴湖派,主要分布于泉州、厦门等地区。鑑湖张氏一世祖张延鲁,河南固始县人,是汉留侯张良之后。鑑湖张氏早在唐代后期已是泉州一带的大族了。据史书记载,唐末王潮率部入闽时,泉州鉴湖张氏张延鲁曾带领地方耆老前往迎接,“泉人张延鲁等以刺史廖彦若贪暴,帅耆老奉牛酒遮道,请潮留为州将,潮乃引兵围泉州。
泉州明初理学大儒张廷芳编修的《儒林张氏家乘》载:“刘裕篡晋,以毒酒命郎中令张祎鸠恭帝。祎叹曰岂可鸠帝以求荣,乃自饮殉之。张祎一支子孙避祸南渡居晋江古陵之张林,曰有延鲁,唐末率父老迎王潮入泉,匡时之难。”《晋江清河张氏分衍金台记略》述,张延鲁有二子,长子张镜斋。镜斋公生九子。长子仁郎、三子礼郎居张林,次子义郎(上仓房)居德化,四子智郎(厅上房)居唐厝宅荔枝埔,五子信郎(楼下房)居赤西、大嶝岛、阳塘,六子恭郎居内坑上方,七子敬郎居同安,八子逊郎安溪大坪、东市,九子让郎居漳浦、长泰。宋代有23人进士,誉称“儒林传芳”,即儒林派。
2、唐总章二年(669),随开漳圣王陈元光征闽的张虎(伯纪)后裔定居分衍于漳州地区等,成伯纪公派系。张龙、张虎兄弟以府兵校尉俱为分营将随同征闽。平乱后,张龙领兵班师回原籍;张虎、字伯纪,以中营将之职留守漳州,镇守漳浦县南门外溪南,后人称之为中营村,并建中营太尉堂纪念张虎镇闽之功绩。张虎子孙衍播于漳潮各地,人称伯纪派。传至七世有张浚等回河南省祖,遂定居原籍。南宋末年,元兵入侵中原,虎公十九世裔孙时任参议大夫的元甫公随帝昺南遁滞闽,卜居云霄西林。
3、张开先,唐开元年间从河南光州入闽镇守建洲,定居于永安市贡川镇,成开先公派系,主要分布于三明,南平等地区。
4、唐末征讨黄巢起义军而捐躯于政和县铁山的张谨公派系,其后裔主要分布于闽东和闽北。
5、唐末张睦从河南光洲固始县随闽王王审知入闽,定居于侯官县惠化里(今闽侯县上街镇),成凤池张姓派系,主要分布于福州、莆田等闽中地区。宁化客家张姓始祖君政公,其三世孙弘愈、弘显、弘矩三公部分后裔陆续迁入宁化繁衍成宁化客家张姓派系,主要分布于闽西北。张睦(850-926),河南省光州固始县魏陵乡祥符里人。唐末随闽王王审知入闽,授三品官,领榷货务,赐第于福州凤池坊。睦勤政爱民,兴学兴农发展商贸交通,政绩突出,累封为梁国公,赠太师,进尚书右仆射。卒葬福州赤塘山(即今闽侯县上街镇上街村之赤塘山),闽人德之,在福州仙塔街建祠立庙祀之。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追封为英烈武护国公镇闽大王。开宝七年(974年)塑公像配享闽王祠。
张睦子孙有的族谱记载有廊、庑、膺、赓四子;有的记载为庑、膺、赓三子。闽国季,王审知子争位而乱国,庑、膺、赓三公见势不可为,遂联袂脱身戎马,谢事归隐。庑公仍其旧居——侯官县孝悌乡惠化里,看守先人庐墓;膺、赓两公溯大漳溪而上避居永泰县嵩口月洲。膺公居前称前张;赓公居后称后张。有的族谱载长子廊公早逝,其子濬公随膺、赓两叔父避居永泰月洲。张睦后裔分衍广东、浙江、京、沪等全国各地和八闽大地。在福建主要居住在福州、莆田等闽中地区。其后裔尊张睦为入闽始祖,称“凤池张氏”。
6、宁化四修《张公君政总谱》载:挥公119世君政,字芳清,祖藉河南光州固始,唐初为韶州别驾,始家韶州曲江,生六子:子胄、子卿、子仲、子慕、子虔、子猷。唐末,子胄、子虔部分后裔徙居宁化及其石壁。子胄生四子:宏藏、宏毅、宏智、宏愈。子虔生三子:宏载、宏显、宏矩。宏显、宏矩。宏愈为广州都督,赠太常,生四子:九龄、九皋、九章、九宾。九龄为唐名相,始封兴伯,谥文献,赠司空。生三子:孟郎、仲郎、季郎。仲郎官至司农卿,因李林甫之谮,谪闽泉州府安溪令,居芜头乡。至十九世心佛,元代迁居安远张坊。仲郎裔孙源旺,自江北迁江右,生二子:长子瑞祯,名五十郎,因元兵扰境,避居石壁千家围,为禾口溪背祖;次子福海,官为大司丞,谪降邵武府别驾。迭四传试六,又名元干,迁居建宁。其孙九郎,生八子,其第五子念五迁宁化清平寺。其四世孙显宗为禾口坡下祖,裔孙蕃衍宁化城关、济村、瑞金、石城等地。应宗为安乐张河坑祖。子孙蕃衍宁化济村、邵武、光泽及长汀馆前等地。又十三郎,于宋绍定元年(1228年),由福州迁宁化,生十子。其第七子廿二郎,为城郊雷陑祖,裔孙衍社下、黄竹坑、石岭下、寨头及石城屏山连塘下。九龄季弟九章后裔五七郎发石壁、桂林及石城濯龙;三七郎发城南上坪。宏显后裔泰郎迁湖头立支祖。四郎居石壁上市;五八郎徙居龙下里三寨小溪坝立祖。宏矩生元靖。元靖生三子:定郎、宣郎、宜郎。宣郎子孙分衍宁化村头、长坊、东坑、南城、左坑、田背、方田、寒谷、小吴、江口、官忠坑等地。思吉后裔衍居宁化肖家山、江夏村、鱼潭、石壁坑、张家坑、上能坑、罗地、东坑、山地、小吴、大江头等地。君政公在宁化各地枝叶茂盛,子孙繁衍,共50多个支祠,人口12万多人。宋、元、明、清各个朝代逐渐外迁,裔孙广布闽、赣、粤、桂、湘、蜀、晋、苏、内蒙、新疆、港、台乃至世界各地。
7、宁化禾口(大江头)《张氏族谱》:唐懿宗时,宣郎之子嵩,守虔州。后传二代孙明岳,梁贞明二年(916),自鱼澜廊徙宁都陂阳乡。传六世濬郎,迁居田背坑。其孙八十郎,徙居大江头。
8、明溪《张氏族谱》:唐僖宗时,金吾将军成绮公,生三子:感、威、咸,宋绍兴元年(1131),咸公十七世孙试六郎,其长子高,生九郎,九郎生九子:第五子念五郎,迁宁化张坊;第六子念六郎,迁居宁化石壁。
9、唐末,张端(九韶)为避乱经赣入闽,定居汀州府宁化县,其后裔入居长汀县。宋绍兴年间的进士张良裔孙迁宁化县石壁。宋绍定元年(1228)张十三郎从福州迁宁化。南宋末期张荣兴迁连城县新泉。
10、上杭《张氏族谱》载:张化孙、讳衍,字传一,生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卒于咸淳三年(1267年),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他“卜吉移居闽上杭”。鄞江始祖张化孙于南宋嘉泰二年从宁化石壁迁居上杭县白沙镇茜洋村,享寿93岁,生18子,传108孙,成举世巨族。后裔遍布闽、赣、粤、桂、湘、浙、港澳台及泰国、马来西亚等,成举世巨族,学者称“张化孙现象”。福建化孙派主要分布于闽西地区。张化孙的高祖父张端,诰授宝鸡太守,居汀洲府宁化县石壁都葛藤凹(今南田村)。张端被张化孙后裔尊为入闽始祖。张化孙的父亲张扬德,曾任河北太守,住宁化县磜头乡,生三子,长化龙,次化孙,三化凤。张化孙讳衍,字传万,自岁贡生至赐进士,诰授中宪大夫,汀州牧,卜居上杭县白砂将军桥茜洋村官店前上吉街开基。上杭地处汀江中游,汀江别称鄞江,张化孙被其裔孙尊为“鄞江始祖”。
福建南靖县书洋乡塔下村迄立着一座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化孙公裔“张氏宗祠”《德远堂》;台湾台南县同样有一座建于清同治年间的化孙公裔张氏宗祠《德远堂》。
11、张载(1020-1078),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关学的创始人。张载原籍大梁(今河南开封),祖父张复,宋真宗时任给事中、集贤院学士等职。父张迪北宋天圣元年任涪州(今四川涪陵县)知州,并于任上病故,家议归葬开封。十五岁的张载和五岁的张戬与母亲护送父柩越巴山,奔汉中,出斜谷行至陕西眉县横梁,因路资不足又遇前方战乱,无力返回故里开封,遂将父柩安葬于横渠南大振谷迷狐岭上,全家也就定居于此,故后人称张载为横渠先生。
根据张正森《张载后裔闽台支派简述》文中所述,张载的第十四世孙南宋进士张日中任兴化军通判,与长子幼厚见渔林(今明溪县御廉村)山川秀丽,遂筑室安居于此。自宋、元、明,清约千年间,张姓不断繁衍生息,人口逐步增长,至清中叶张姓人口已发展到5000余人,分衍三明、沙县、南京、福州、闽侯、永安、安溪等地。八世张康衢(维宛公)别名张华兴,明成化年间迁江苏南京,现有后裔二千多户,万余人口,1949年从南京迁台湾的有数百人。张日中次孙张德夫曾任泉州府惠安县主簿,其后裔现居安溪县湖头镇,兰田乡、金谷镇、祥华乡、城关镇等地区,迁居台湾、马来西亚的有千余人。
12、宁化湖村、禾口(大路)《张氏族谱》:子虔长子宏载,二十传至卓立,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自浙江龙泉迁居千家围。后四传孙名宽,居石壁山下。子虔第三子宏矩一脉宣郎,即忠烈公,原藉范阳,授幽州节度使。
13、石城高田、筀竹《张氏族谱》:历传至子房公之后,唐代一世祖真公,名睦,号吟川,封太师镇国公,进尚书仆射,居河南固始县。唐末,五世祖臧兴,始迁宁化七都桂林场。传至荣公之子应诚,迁居沙县。至十世应发,一名八郎,字孚卦,居桂林,为桂林仁尚两乡发源。十三世孟壬,其长子仲寿,字安仁,宋季人,初徙宁化永丰里苦竹围上(河龙乡境),宝祐六年(1258年)转徙笙竹村(石城岩岭)。越六世,支分宁都之江口。
14、宁化湖头《张氏族谱》:至宋代,三十七世孙,迁居宁化石壁。三十八世宣诚公,宋元丰二年(1079)生,原藉南京应天府江宁县,仕高宗,官至大卿中政大夫。后避乱,父子流驻张家湾,后居清流铁石矶头。三十九世迁宁化白源。四十世分居宁都、上杭、宁化湖头、石壁等地。至明代中叶,裔孙分衍石城珠坑坪埠,后迁大埠脑。
15、《上杭白砂,再兴张氏族谱》载:北宋末年,受金人侵扰,张端,字臣,由陕西宝鸡县徙福建汀州宁化石壁葛藤村(今南田村)肇基。传五世张化孙,字传万,号衍,钦赐进士,诰授中宪大夫,妣陈、阙恭人,南宋时,由宁化石壁葛藤村迁徙上杭北乡深坑尾官店开基,生十八子,一百零捌孙,被奉为“鄞江始祖”。裔孙遍布闽、粤、江左、台湾等地。据台湾方面资料,张氏为台湾第四大姓,大多是张化孙后裔,主要居住在台北、彰化、台中、云林等地,分布据多的乡镇有:台北市松山区、彰化员林;台北板桥、三重、台北市大安区。《台湾张氏族谱考•增编》:以黄帝之子挥为一世,至117世端公迁福建汀州宁化石壁,至122世化孙生18子,第四子祥云,下传至126世铁崖,又称小一郎,肇基上杭,为上杭一世祖。宋末来漳平寇乱,隐居平和琯溪,后裔由福建上杭、平和、南靖等县迁徙入台湾台中、南投等地方开基。铁崖14世裔孙良德公,讳永连,于清乾隆年间渡台建居南投镇平和里,子孙生息繁衍,蔚为南投大姓。明、清两朝,随着海上航路的开辟,对外视野的拓展,平和琯溪张氏也渡海迁台,南投张氏乃是漳州平和琯溪张氏之支脉。
此外,还有张天觉派,张廖简派、张载派、张大郎派、延寿张派、礼晋公派、张颜孙等等许多支派。台湾张姓主要派系有:张参议(伯纪)系、张延鲁系的儒林派和鉴湖派、张睦系、张化孙系、张廖系、张简系、张天觉系等等。这些派系,也都是福建张姓的主要派系。
入垦台湾
福建惠安人张士郁,明崇祯六年(1633)中副榜。明亡不仕清,趁耿精忠之变,率族避乱金门,随后东渡台湾,安家东安坊。福建同安人,明巡抚张廷拱的两个儿子张灏(字为三)、张瀛(字洽五)在复明无望后,也东迁台湾,落籍承天府近郊。清代设置台湾府后,渡海入台的张姓子孙就更多了,如福建德化县《张氏族谱》载,张继沾(1814-1840)字睦圣,东渡台湾,子孙分布台湾。泉州同安人张首芳(字瑞山),经商厦门。后入台,先居艋舟甲,不久移旧港,以商业致富。又如福建晋江人张仲山(字次岳),年轻时随父亲来台,安家彰化,以德行义举为乡人所重,光绪五年(1879)因捐米250石赈灾,总督卞实第手书“乐善好施”额给予表彰。张丙,福建漳州府南靖县人,后移居台湾嘉义县,世居店仔口庄,经营农业,成为大族。平和县安厚镇马堂村文通公派下支系就有大几十位张姓宗亲迁往台湾。
据《福宁府志》等史籍记载,从郑成功联合张名振、张苍水、张国维抗清保明开始,福鼎张姓便陆续有了与台湾的交往。张苍水曾“三度沙关”(福鼎沙埕),即永历八年(1654)、永历十年(1656)、永历十五年(1661)。在此驻军、练兵、休整。清康熙年间(1683),施琅攻取台湾亦由桐山(乾隆后福鼎县治)起航。清朝为加强对台防务,从闽各地抽调不少武将营兵分批前往台湾,其中就有福鼎秦屿籍张朝发。管阳碧山张姓赴台始祖张国雅公,字俊卿,谱载于康熙六年(1667年)赴台经商。迁居于台北淡水,商荣八公投军得授武德将骑都尉。罗源县张祥柯于1940年前后迁台北发展,育有4子6孙,如今合家在台湾有近30人。张露蒲随军迁台湾,张苏伦于清嘉庆年间迁居台南种植树胶谋发展。
【张廖简同宗渊源】
台湾和海外有“张廖简宗亲会”,张姓、廖姓、简姓。所谓“清张”就是一脉相承自四千多年前得姓始祖张挥的清河张姓。张廖,是两姓的结合,一嗣双祧的一族,在血缘上是张公廖母,二姓合一家。论姓氏虽系两姓,论血统实为一脉。发源于福建省漳州诏安县二都官陂。元末明初,官陂始祖张愿仔(后改名张元子),原籍云霄县(北邻于诏安县)西林和尚塘,是张天正公之三子,在官陂坪寨教读时,入赘诏安廖府,单生一子,因受恩于廖氏,就发誓其后裔子孙“在世为廖,死后归张”。此为“张骨廖皮”、“一嗣双祧”之由来,族人自称“双廖”,并立“清武”为堂号。张简,也是产生于漳州南靖,父系为简,母系为张。相传元末有个简德润的人,入赘南靖张家,此派下张简同宗,以后乃有张廖简三姓联宗的说法。海内外张简全部出自福建南靖。
清张、张廖和张简三支系统,组合成了目前台湾第四大姓的张姓家族,他们虽然各有各的源流,但是在血缘方面,却毫无疑问的是殊途同归,全都是五千年前黄帝轩辕氏的后裔。因此,台湾的张姓,不论属于哪一个系统,早已彼此互认为一家人,不但张、廖、简三姓的联宗组织处处可见,数年前,大家还合编了一部《张廖简氏大族谱》,以最具体的方式,团结宗亲,共清本源。台湾张氏主要派系有伯纪公系、儒林派和鉴湖派、张睦系、张化孙系、张廖系、张简系、张天觉系等。著名郡望清河,有百忍和金鉴等堂号。
郡望堂号
清河郡:汉时置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南)。此支张氏,世居武城,其开基始祖为汉留侯张良裔孙司徒张歆。
安定郡:西汉置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固原)。此支张氏,出自西汉赵王张耳之后,亦即前凉国的创建人张轨之族所在。
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226年)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县(今属河北)。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应为东汉司空张皓之子张宇。
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太原市西南)。此支张氏,为北魏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张伟之族所在。
南阳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大臣张良6世孙张彭。
吴郡:楚汉之际置郡,洽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张嵩第四子张睦(蜀郡太守,张良6世孙)。
沛郡。东汉置郡,治所在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大臣张良6世孙张睦。
此外,还有敦煌郡、平原郡、京兆郡、襄阳郡、河东郡、冯翊郡。汲郡郡、始兴郡、河间郡、中山郡、魏郡、蜀郡、武威郡、犍为郡、梁郡、河内郡、高平郡、上谷郡。
著名堂号
清河堂:张姓得姓始祖张挥。《水经注》载其源在河南北部,流至今河北威县以下始称清河。东北流经清河县故城北、景县南,至东光西,略循今卫河、海河入海。隋以后东光以下被导浚为永济渠(京杭大运河之一部),东北以上则渐废。今清河县已无清河。
报本堂:广东省普宁市泥沟乡,是粤东地区一古老村落,置寨至今七百余春秋。乡中有多姓集聚,现以张姓人口最为繁茂。泥沟乡张氏先祖,张翠峰公,原居于福建道兴化府(莆田县)大菜园村,因避战乱,于元世祖至元22年(1285年),同携兄弟七人及妹翠娥来到潮州府,另创基业。以张翠峰公为第一世,自以第四世为开始,辈序诗为:继子乙大衍天清,腾光上国鸣珂声。伯仲怡和咸济美,夔龙勋业动虞延。
百忍堂:《旧唐书》记载:寿张县(今濮阳市台前县桥北张村)张家庄村张公艺(577-676),以 “忍、孝”治家,九世同居,和睦相处。 麟德二年(公元665年)冬十月,唐高宗偕同皇后武则天,带领文武百官离京去泰山封禅,归来路经寿张县访贤,当时张公艺已88岁高龄。当高宗问张公艺治家的方法时,张公艺写了一百个"忍"字,并详细说明了"百忍"的具体内容: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外人欺,妯娌不忍闹分居,婆媳不忍失孝心。高宗听后倍受感动,当即封张公艺为醉乡侯,封张公艺的长子张希达为司仪大夫,并亲书“百忍义门”四个大字,敕修百忍义门。张公艺去世后,后人为纪念这位“忍、孝”治家的贤人,为他修建了“百忍堂”。
祠堂古迹
南靖书洋德远堂;又称张氏家庙、张氏祠堂,座落于南靖县书洋乡塔下村村南山坡。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重修,后多次修缮。坐北朝南,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5平方米。
石壁张氏家庙,又称上祠,座落于位于宁化县石壁镇石碧村。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始建,后多次维修。坐南向北,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
峡阳张氏百忍堂,座落于南平峡阳古镇将军街中心。清乾隆年间(1736-1795)始建。占地约220多平方米。
张林张氏家庙,座落于泉南十五公里处张林,村里张姓为大族,堂号“儒林”,“儒林张氏”为晋邑望族。家庙始建年代未详,谱志载“嘉靖间为兵燹所燃,后再构”(安溪逊房日贞公述志),该族始祖镜斋之第十七世孙莲池房张会宗于明隆庆间(1569-1571)连捷科甲而倡建家庙。历代重修。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
陂下张氏家庙,又称“下祠”,座落于宁化县石壁镇陂下村。始建于明末清初,咸丰年间(1851-1861)重建,历代重建。家庙面积650平方米。
侯山张氏宗祠,座落于晋江市金井镇山头村。始建于明朝,历代迭有修建。1983年旅菲侨亲回乡后,由张道裁、张锦星主持捐建重修。占地面积达600多平方米。
鉴湖张氏宗祠(延鲁张公家庙),位于晋江市陈埭镇湖中村。鑑湖张氏一世祖张延鲁。宗祠为两进双回廊结构,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大门外竖旗杆两对。
楹联典故
弓力千钧东风劲,长空万里北斗明。
——上下联首字分别嵌入“弓”、“长”二字,合而为张,通用楹联。
金鉴家风,百忍传家
——“金鉴家风”出自唐朝著名宰相张九龄的故事。“百忍传家”则是张公艺的事迹。
大唐开泰漳州府,鹿水肇基太尉堂。
—— 漳浦绥安镇中营村张氏”太尉堂“联。太尉堂为跟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平闽分将张伯纪创建。开源唐代起,家振冠沙阳。
——沙阳,沙县的古称。福建沙县清河郡张氏宗祠楹联。
世守百忍之训;家垂两铭之风。
——张姓宗祠通用联。为福建省南平峡阳镇张氏宗祠“百忍堂”联。
鲲岛累迁昭祀典;清河长出尚高风。
——此联为台湾省义溪口张氏宗祠联。上联典指本支张氏在台湾的迁徙。“鲲岛”,指台湾省,因台湾有七鲲身海口。下联典指张氏郡望为清河郡。
一族三名臣按察抚院布司,两朝六进士父子兄弟叔侄。
——同安新店东园张氏来自金门青屿,同是“忠勤世第”堂号,主厅楹联。上联指明代同安金门青屿张朝纲、张凤微、张朝綖等名宦;下联指明清两朝该族出进士六人(实是九人)。
族谱文献
闽台有张氏族谱有晋江《鉴湖张氏宗谱》,始修无考,明永乐十年(1412)张观使主持纂修。内载清河延鲁鉴湖一世,越州人,随王审知攻下泉州,授司农卿。乾宁三年(896)于晋江南岸屯垦居湖澄,后称为鉴湖。延鲁为闽南鉴湖派入闽始祖。载张士箱携张方高垦殖台湾,发迹后,重建鉴湖张氏家庙。有《儒林张氏联宗谱》,1999年儒林张氏联宗谱,张廷发题名。内载唐张延鲁入闽,张镜斋为一世祖。永定《清河张氏新修合谱》是化孙一脉的合修谱牒,也是闽西及浙江、广东总谱。1996年重修。有始祖像及各地张氏祖墓、祠图,有历代名人、楹联、诗文选辑、字辈、家规,历代诰命、封、世系以及各地开基始祖繁衍支系,张氏六十三位宰相简介。载北宋重和年间,宋张端由陕西宝鸡迁至福建,南宋嘉泰年间其六世孙张衍迁上杭,生十八子,播番闽粤赣台。南靖《张氏族谱》为张顺良等修,为1949年铅印本,共4册。宋代张瑞入闽,南宋张衍迁上杭,脉分闽粤。明初,小一郎徙居南靖塔下肇基,乾隆间创建德远堂于塔下,蕃衍省内外及东南亚和欧美等国。有张治中、张发奎等人题赠。台湾《宜兰张氏族谱》1982合纂谱。载唐总章初,张伯纪从陈元光入闽驻云霄漳浦开基。明清庆茂公渡台,开兰阳一派。《台湾鉴湖张氏族谱》尹章义修撰。1985年张士箱家族印行。载盛唐中叶南迁居闽南武荣州(今南安);唐末,王潮入闽,延鲁公率众迎守泉州安定地方,迁晋江鉴湖乡,鉴湖第二十世张士箱入台拓垦彰化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