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丁姓在大陆人口排名第46位,人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4%。在福建排名第86名。台湾排名第61位。
渊源
1、丁是炎帝第五世祝融氏一支的族称。丁为金属楔子。丁的图腾由金属楔子和祝融氏的图腾火龙组成。祝融氏为火正,世代掌管“铸融”,即金属冶炼,冶炼出的像丁字形的金属楔子有两种用途:一是用来做契刻的刀,也称为治,同时又是刑具,用来行刑的。作刑具时又写作“辛”,同时还代表权杖,所以在图腾的上方加“辛”字符号的都为帝。
2、源出姜姓。《史记•周本记》载,周朝初年,姜子牙其长子姜假(又名吕伋)是周成王时的重臣,又是周康王的顾命大臣,谥号齐丁公,子孙以“丁”为姓。其中华始祖为丁公伋。
3、出自子姓。春秋时,宋国有位大夫丁公,他的子孙以丁为姓。
4、源自古丁国,出自丁侯的后裔。商朝末年,古丁国尚存,大概在河南,“商时丁侯叛,武丁讨之”。后为周武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太公金匮》载:“武王伐殷,丁侯不朝,尚父画丁侯,三旬射之,丁侯病。”这位丁侯,就是最早的一位丁姓人。
5、西域东来的回民姓名翻译成汉字,尾音多带丁,就以丁为姓。望族居济阳郡(今山东定陶县西北,一说今河南兰封县东北)。丁姓家族常用以下2位名人嵌作楹联,以事彰扬并表明为正宗丁姓之后。联云:“麟分帝里; 凫俗家池。”典出丁密。
6、他姓改姓,三国时吴国孙姓改姓、出自于氏所改。
得姓始祖
丁公伋,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太公望姜尚之子,又名姜伋、吕伋,嗣位于王官。周成王时为朝廷重臣,又是周康王的顾命大臣,死后谥号为齐丁公伋,其子孙便以谥号为氏伋,称为丁姓,并尊丁公伋为丁姓始祖。
入闽迁徙
由吕伋而来的丁姓在济阳(今河南兰考)形成望族,就以济阳为郡望。也是当今汉族丁姓的最大郡望。
唐总章二年(669年),左郎将归德将军陈政率兵入闽,更替曾溥戍边,任丁儒为军咨祭酒。丁儒辅助陈政、陈元光整军平乱,开疆置州。垂拱二年(686年)置漳州,丁儒任左承事郎(因丁儒行九,世称九承事郎),后任别驾,参理州事。卜居龙溪县江东象山(今角东路过井路段北侧),是入闽肇漳丁姓始祖。象山宋时属龙溪县二十九都白石保,故其世系称“白石丁氏”。
漳州丁儒派,丁儒(647-710年),字学道,一字维贤,其先祖居济阳,后徙光州固始。唐麟德元年(664年),随诸卫将军曾溥镇闽,在镇府为幕僚,参赞军事,深得曾镇府赏识,把爱女三娘嫁丁儒为妻,是丁姓一派入闽之始。另说,认为丁儒为宋初人。
赛典赤瞻思丁派,陈埭丁的先祖赛典赤瞻思丁,元时官拜平章政事,其后裔一支于元朝自苏州行商迁居泉州,元明易朝,避居陈埭,取其祖名尾音“丁”为姓,传裔于泉州一带。
据宁都皂角丁氏一世祖丁济墓碑及《济阳宁都丁氏九修大乘宗谱》载:宁都丁氏一世祖丁济,名雕,以武略迁任昭信将军,守虔州(今江西赣州),唐咸亨年因剿虔化县(今江西宁都县)密石寨土寇,遂卜居宁都清泰乡光化里皂角树下,即今宁都员布。丁宣义于宋景炎二年徙居宁都琳池田营。三世丁元弼于唐开元徒宁都州西门,北宋后迁梅州、潮州、建宁、安乡、宜黄、贵阳、云南、赣州等地。《丁氏八修族谱》载:丁孟春于清顺治从瑞金黄安迁宁都长胜丁屋。另一支也先于元代至元从山东昌邑迁宁都刘坑三百排。
据上杭丁氏族谱记载,北宋熙宁元年(1068),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丁十二郎,幼时勤奋攻书,聪明过人,24岁中壬申科(1092)进士,由朝廷派遣到汀州府上杭县任知县事。其时上杭县治设在钟寮场(今才溪镇荣石材),丁十二郎任满后,因为官清正,百姓力劝其留下定居,加上如要回抚州,交通不便,路途遥远,困难重重,故留居在钟寮场,遂成为客家丁氏入闽始祖。丁十二郎夫妇墓在钟寮场古寺后,地势“飞凤”形。丁十二郎夫人梁氏生有一子,取名念四郎。南宋乾道四年(1168),上杭县治由钟寮场迁郭坊村(今县城),念四郎之子府户率全家迁入新县城。丁十二郎裔孙播迁闽西的上杭、长汀、武平,广东的大埔、丰顺、潮州,四川,山西,江西,台湾的台北、北中,香港及新加坡等地。上杭迁台湾有丁十二郎裔孙正昌、忠义、更生、启焜等,而更多的则由福建永定、广东大埔向台湾迁移。
闽西客家丁氏主要散居在永定县的高陂,上杭县的临江、白砂、旧县、下都、官庄、临城,武平县的平川,长汀县的古城,宁化县的泉上、翠江、方田、湖村,清流县的长校等乡镇。
丁姓南迁经千年繁衍发展,丁氏子孙遍布赣闽粤等地,成为早期客家一大姓。
福建泉州(陈埭)丁姓回族是阿拉伯穆斯林入籍中华传衍的后裔。至元廿六年(1366)从城内文山里避居海边陈埭,入明以瞻思丁末字“丁”为姓。《族谱.郾谱序》云:隐伏耕读于其中,远於法而保其家。至今已750年。黄仲昭《八闽通志》载:元代,泉州设立福建宣慰司都元帅府。《泉州府志•元文职官员》载:有乌马儿等人。晋江丁氏主要聚居于晋东平原滨海陈埭镇的岸兜、江头、鹏头、花厅口、四境、西坂、溪边等七个回族行政村,分布安海、东石等地,人口21953人。迁衍泽沟、鲤城、小桥、崇武、德化、安溪、南安官桥、石井、厦门、同安陈塘、莆田涵江、福清宏路、平潭、福安、福鼎、浙江苍南、温州、宁波、沈家门及东南亚、泰国等地约3万人,衍居台湾2万多人。
入垦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期,主要部将丁龙(泉州,回族),联捷武进士,随郑成功征台。丁姓迁台主要始于清雍、乾年间,以台北、澎湖、新竹、嘉南为多。明末清初,漳州龙海角美丁厝社人丁松、丁丈迁台。据台湾文献记载: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龙海丁盈迁台。乾隆末年,丁藤枝由晋江陈埭到鹿港经商,后其子克家亦来鹿港协其经营,家业渐盛,店号丁协源。克家因其孝行曾被编入《三十六孝》。第六子丁寿泉,光绪三年进士,族人入泮者众,为彰化望族;同时期,丁名品等由晋江陈埭入恳今云林台西,其后裔主要聚居在海口、台西、海南、海北、山寨、光华诸衬,近二万人。嘉庆年间,丁灵,生员居凤山;丁阿存由漳州入垦今屏东恒春;丁文开入垦今桃园大园、龟山;丁振福入垦今屏东里港。嘉庆二十年,汀州的丁文开为官台湾遂留居。姓据族谱记载,由福建上杭迁台湾丁十二郎裔孙有正昌、忠义、更生、启焜等,而更多的则是由福建永定和广东大埔向台湾迁移。台湾丁姓主要分布于云林县、台北市、台北县、高雄市、屏东市等地。
郡望堂号
1、郡望。丁姓郡望有济阳郡、济阴郡等郡望。济阳郡:战国时为魏邑,西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兰考东北、山东省东明南境。晋惠帝时,将陈留郡之一部分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
2、堂号。驯鹿堂:源出东汉的时候,丁茂从小家里很穷,饿死了父亲。他对母亲最孝。母亲死后,他背土筑坟,又在坟旁栽了松柏。白鹿从山上到墓旁帮他守护坟墓。太守举他为孝廉,他为了守孝,拒绝不受。丁姓以“驯鹿”为堂号。此外,主要堂号还有:“济阳堂”、“钟德堂”、“梦松堂”、“双桂堂”、“留馀堂”、“承德堂”、“五果堂”等。
泉州回族丁姓以“聚书”为堂号。
祠堂古迹
晋江陈埭丁氏宗祠,座落于晋江市陈埭镇岸兜村,始建于明代初年,历经修葺,闽南传统民居风格,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回族祠堂。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359多平方米,以砖、石、木构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海市白石丁姓家庙,位于丁厝社尾宅,堂号“追来堂”,灯号:端明殿学士丁府。始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清雍正七年(1729)奉旨修葺。祀始祖丁儒至二十世列祖。坐北向南,二进三开间,总建筑面积250平方米。
万田丁姓宗祠,堂号“思敬堂”,位于诏安县深桥万田,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
楹联典故
济阳世德;虎观家声。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六百年肇造丕基,振铎与鸣琴,克壮鸿图依望族;廿一代相承后泽,参军而作牧,更期燕翼绍封公。
——福建上杭县丁氏祠堂楹联。
济阳继世代,繁衍杭川新福地;谈经留训古,传家诗礼绍趋庭。
——福建上杭县丁氏祠堂楹联
清介游凫搏吉水;灵虚化鹤返辽乡。
光绳祖武济阳郡;克裕孙谋驯鹿堂。
——全联典指丁姓的郡望和堂号。
族谱文献
闽台丁氏族谱有漳浦《白石丁氏古谱》清丁仰高等编修。始修于宋,历代修增,嘉庆间增补钞本,共2卷。卷1载谱序、目录、懿德纪、节孝纪、传记等;卷2为世系图、年月纪。白石丁氏先世为济阳人,后徙光州固始。唐总章二年(669),丁儒随陈政军镇闽寓龙江,平寇开郡,职军咨祭酒,为郡别驾,子孙蕃衍漳州各县,聚居漳浦、龙海等地;入闽开漳事迹、历代名宦、俊逸传记以及族贤与漳郡乡贤相交往等记述完整。有《晋泉丁氏族谱》,元代来晋江陈埭的穆斯林族谱。正德乙亥年(1515)丁仪始修,康熙二十六年续修。内载一世祖丁谨(1251-1298),字慎思,自姑苏行贾于闽泉居城南文山里。传二世祖丁嗣(1273-1305)。三世丁夔(1298-1379),因元末世乱,率子丁善迁居晋江二十七都陈江雁沟里(今陈埭),围海垦田,兴修水利,经营海荡滩涂成大族。十六世丁苏、丁派等大批迁台诸罗县斗六厅开发,成为丁氏聚居村落;从陈埭迁东石,又从东石迁台嘉义义竹乡后镇村。有二万多人聚居在陈埭江头、溪边、岸兜、鹏头、西坂、四境、花厅口七个村。有建阳《丁氏宗谱》清丁子造等修。始修明嘉靖间,清代曾三次续修,光绪二十八年(1902)各地宗裔合修,丁氏济阳堂木刻本,8卷9册。卷首即卷1,载谱序、目录、家政、家礼、谱论、凡例、族禁、服图、诗文及领谱字号;卷2祠、墓图,卷3至卷8世系传。谱载五代时,丁广自河南开封府迁居建阳书林钱塘开基,后世迁建瓯、崇安、浦城等地。名人宋工部尚书丁时进,明状元丁彦伟等。福建泉州丁氏族谱,(明)丁儀等修,明朝年间丁氏手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福建省图书馆。
昭穆字辈
福建邵武丁氏字辈:芳.传.家.敦.孝。
福建三明丁氏字辈:“国安光绍明文常”。